其實教育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不管你學不學習教育孩子,教育孩子都會貫穿家長們的一生,有些孩子在家長們的教育之下,學習進步明顯,有些孩子不僅沒有進步,學習成績孩子快速下滑,其實大家都知道,學習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行為習慣,只要過程管理到位,成績想不優秀都難。

作為學校的班主任,其實那些孩子成績會提升,他們是心中有數的,而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那些行為習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在有限的陪伴時間里,我們更多的是要糾正孩子的這些行為習慣,那么有哪些習慣要糾正呢?
第一:糾正孩子拖延的行為習慣。在孩子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當日事當日完成,絕對不能養成拖延的習慣,就算是平時的家庭作業,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養成快、準的學習習慣。

第二:糾正孩子不善于總結的學習習慣。其實在學習過程中,有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孩子善于總結,歸納,尤其是錯題的總結歸納特別重要,總結歸納其實就是在幫助學生再次理解課堂所學的內容,如果能做到靈活運用,下次遇到同類題型不出錯就已經非常優秀了。
第三;糾正孩子不喜歡閱讀的行為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文科必須有大量的閱讀,大量的閱讀才能培養孩子語言學科的語感,以英語為例,曾聽過英語專家蔡章兵老師的學術講座,他說,如果孩子每天都能用奇速通學習平板閱讀1-2篇英語時文閱讀,英語學習成績提升會非常快;同理,如果每周都能讀一本文學名著,孩子的語文閱讀能力也會大幅度提升,閱讀的難點在于很難堅持,如果能很好地堅持,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不會差。

第四:糾正孩子沉迷于電子游戲的習慣。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類游戲應有盡有,要糾正孩子不玩游戲的習慣,首先家長要帶頭不玩游戲,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也在學習,孩子看到家長都在學習或者工作,長期下去,孩子也就不會想到游戲了,如果孩子還有耍的習慣,可以在每周固定時間,看看對孩子有益的電視節目,放松放松是可以的!

另外,還要糾正孩子眼高手低,字跡潦草,不喜歡畫圖,不愿意獨立思考等行為習慣,只要家長在這些方面著重糾正孩子的這些行為習慣,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會提升很快,成績也會快速增長的。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