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工作生活的壓力不斷加大,焦慮癥、抑郁癥頻頻爆發,輕者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重者直接導致自殺。
慶幸的是,心理學知識越來越普及,社會也越來越重視人們的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幫助更多人擺脫了痛苦,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很多人根本無法正確應對自身的心理問題。
每次看著認識的小伙伴經歷焦慮抑郁的痛苦折磨,我都想幫他們盡早走出陰霾,重拾歡樂。
我不是心理咨詢師,但是,我是一個走出抑郁焦慮的幸運者,至今已有三四年沒有復發,現在正通過閱讀寫作幫助自己和更多的小伙伴不斷成長,不斷療愈。
正因為自己親身經歷過,那種無以言說的痛苦,至今還能依希記得,事實上在之前,我也在平臺上陸續發表了多篇關于焦慮抑郁的文章,之前讀過的一本專業書籍叫《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收獲很大。現在又讀到了一本很有效而且讀起來輕松易懂的心理學書籍《大腦修復術》,讀完后果斷決定分享給大家。
01、焦慮癥,抑郁癥的具體癥狀。
很多人分不清焦慮癥和抑郁癥的區別,簡單來說,焦慮癥是指對未來的過度擔憂,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杞人憂天;抑郁癥是悲觀地看待世界,用個形象的比喻是戴了一副陰暗的墨鏡看世界。
事實上,兩者經常交織在一起,因此,有焦慮傾向的人很容易患抑郁癥。
其中,焦慮癥的具體表現為:情緒不穩定,對自己不滿意,經常感到焦慮和緊張,希望自己和別人一樣快樂,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反思自己時焦慮不安,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杞人憂天等等。
抑郁癥的4個典型癥狀是:
一、思維方式比較悲觀。抑郁癥患者往往會以悲觀的視角和陰暗的眼光看待世界,任何一件事他都能看到它的不好,因此他們會對未來感到絕望。
二、總處于消極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消極的情緒就包括悲哀,消沉,絕望,此時,我們會感覺到生活如同行尸走肉,腦中一片空白。
三、行為消極被動、優柔寡斷、有自殺傾向。
四、有身心癥狀的表現。比如容易生病,食欲下降,性趣減退,失眠。
我自己當時的癥狀還有:頭暈、耳鳴、頭痛、心跳加速、過度換氣、惡心等等。
當然,如果要診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癥或焦慮癥,還得到正規醫院做診斷。
02、療愈方法。
在《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中,作者分享了減少焦慮的幾種方法。
方法一,漸進式放松訓練。具體做法是,先用力繃緊全身的肌肉,然后慢慢放松身體,直到完全松弛下來,每天至少堅持用10分鐘練習。
方法二,冥想。具體做法是放空大腦,讓大腦中的念頭自由來去,只做觀察者,不做參與者,還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覺察自己的呼吸上。
對于抑郁癥,在兩本書中,作者都介紹了很有效的幾種療愈方法。
方法一:多運動。
作者最推薦我們做有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我們會產生一種讓人快樂的化學物質多巴胺,同時還能運走體內產生讓我們不愉快的物質。特別是在做攀巖時,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在攀巖上,如此一來,我們內心的一些悲觀的想法就被暫時地剪斷了。
方法二:多曬太陽。
研究發現經常曬太陽的人,患抑郁癥的可能性要比那些經常宅在家里的人少很多,冬天患病機率比夏天大得多,總之,有事無事多曬太陽就對了。
方法三:多社交。
在我們最無助時,我們最要找家人還是朋友多聊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們的消極心態,雖然,患者懶得去社交,但是為了自救,我們還是得主動去鏈接他人,尋求社會支持。
方法四:認知療法。
認知療法,主要就是修正抑郁癥患者的錯誤認知,正確看待失敗、打擊、失落、無助。
認知療法的具體做法是:
第一,辨認自己的下意識想法。比如,當你下意識地認為“我太差勁了”時,你就要及時覺察到自己的說法有些夸大其詞了。
第二,用相反的證據反駁下意識的想法。比如,你要列舉自己也有表現不錯的時候。
第三,重新詮釋。把“我太差勁”,改成“我在做這件事時表現不太好”。
第四,把自己從抑郁的想法中解救出來。比如,先把不好的想法放在一邊,想點高興的事。
第五,學會質疑。比如,對自己說,把一件事搞砸很正常,誰能做到十全十美。
方法五:藥物治療或電休克療法。疫癥嚴重時,可能是由于我們身體內的化學物質不平衡導致,這時一定要采取及時就醫治療,畢竟,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03、成長的力量。
回顧自己逐漸走出抑郁癥和焦慮癥陰霾的辛苦歷程,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方法。
研究結果顯示,焦慮癥、抑郁癥除了受環境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復發的幾率很大,要完全根治基本不可能。
我自己的心態是不與之完全對抗,而是和它成為朋友,陪伴自己一路成長。
首先,我找到了自己的熱愛。
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指出,人活著的最大意義在于:為事業不斷奮斗,找到生命中的最愛的人,與苦難做斗爭。
受此啟發,我拼命尋找生命中最值得最喜歡做的事,最終,我遇到了閱讀和寫作,并一直堅持了下來,近一年的時間里,閱讀過的書已經超過了50本,發表的感想或書評也超過了100多篇。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你的問題在于想得太多,讀書太少。
我大概也存在這個問題,因此,要徹底解決自己的問題,唯有迭代自己的認知。
如果說悲觀是向下不斷淪陷,那么,成長就是向上的力量,我在閱讀中才真正遇到了那個更好的自己。
其次,我學會了和苦難做朋友。
閱讀雖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我們學到的知識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終究是假學習、假成長。
非常贊成一種說法,從內部打破才是重生,如果我們一味抱著陳舊的觀念生活,現狀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知識并不代表認知,沒有踐行,沒有閱歷,學再多的知識也沒有用處。
我感覺閱讀不能僅僅停留在怡情的目標上,更應該通過閱讀來擴展自己的認知,希望將來自己能在閱讀中成長得更通透、更淡然。
04、寫在最后。
焦慮癥、抑郁癥并不可怕,有人把它比喻成心里的感冒,但是,它又讓人非常痛苦,我們只有掌握科學正確的方法,并堅持療愈,才能擺脫它的折磨。
如果你正被焦慮癥,抑郁癥的陰影所籠罩,那么,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開始行動吧,每天堅持跑步,曬太陽,閱讀,冥想,相信你會看到陽光燦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