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都學不會怎么辦,是不是腦子笨(腦子笨學不進去)
大家好,我是樂媽。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孩子的學習真的是讓家長們心力交瘁,頭痛不已。
甚至還有個熱搜是“成年人的崩潰從輔導作業開始”。
點開后,你會發現里面有很多家長都在瘋狂吐槽。

還有段子說“孩子寫作業,親人兩行淚”、“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談作業,雞飛狗跳”。
人家媽媽都被氣得腦溢血了,你還沒把我氣成腦溢血,我感謝你大哥,感謝你

九九四十五,你生氣不?

可見輔導孩子做作業真的是痛苦萬分,通過輔導作業,家長們都開始懷疑孩子是不是生病了?
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如果我告訴你,真的有可能是這里出了問題呢?
一、閱讀障礙癥
我一開始也不覺得,這怎么可能呢?但是中央電視臺拍攝的《我不是笨小孩》。
將我的認知給打破了,通過這部紀錄片,我知道了“閱讀障礙癥”。
相信很多家長對于它知之甚少,其實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大腦綜合處理視覺和聽覺信息不能協調而引起的一種閱讀和拼寫障礙癥。
它并不是因為智力低下而導致的,相反是智力正常,甚至智力很高的孩子才會有的。
像達芬奇、愛迪生、愛因斯坦、肯尼迪在兒童時代都被認為成績極差的“笨孩子 ”, 他們都是閱讀障礙癥的典型例子。
令人難過的是,經過統計,在適齡兒童中,發生的概率有5%-8%。
相當于每間教室里可能都坐著一兩個患有閱讀障礙癥的孩子,只是癥狀輕重不同而已。

可他們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問題,家長也不知道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它的問題。
同學們的嘲笑、父母和老師的責怪像兩座大山壓在他們身上,而他們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卻毫無辦法,一直找不到出口。



孩子也慢慢變得內向、不愛與人交往,封閉著自己,怕被別人異樣的眼光看著。
更有甚者,不想去上學,對學校充滿了厭惡和抵觸的情緒。
在紀錄片中,校校的媽媽說:“在沒有接觸到學習的時候,他完全正常,非常可愛,和人溝通都非常好,上學一考試,全班下90的都沒有,人家全是雙百雙百,他65!”
群曉的媽媽說:“孩子學習痛苦,我們教他也很痛苦,最痛苦的是不理解他為什么這樣。”
若汐的媽媽說:“我問老師,她是不是笨啊?學習很費勁,真的是沒有辦法。老師說哪有笨的,就多努力吧!”

孩子的眼中也喪失了光芒,不再相信自己,認可自己。

若汐很想獲得獎狀,但是從她讀書開始,沒有拿到一張,她很羨慕別人可以領獎狀。

家里為了孩子的事也是操碎了心,有時候父母也會崩潰,在想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學習起來那么不費勁,而自家孩子為什么這樣?
二、面對它,我們能怎么做?
1.冷靜地接受它
其實孩子年紀小,他們并不太清楚它會帶給自己多大的傷害。
知道它后,內心可能反而釋然了,認為自己只是生病了,病好了,自己的學習成績就會變好。
往往是我們家長,接受不了,甚至會崩潰,拒絕它的存在,這種情緒影響到孩子后,孩子也會難過崩潰。

它的確會伴隨孩子一生,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有好轉,尤其進入初中學習后,對孩子的影響就沒有那么明顯了。
2.鼓勵和支持孩子
有這個問題的孩子在學校里很難受到大家的認可,看到別的同學能夠受到老師的夸獎和贊揚,心里是很羨慕又失落的。

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鼓勵支持孩子,肯定孩子每次的微弱進步
3.多參加課外集體活動
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讓孩子不要變得內向孤僻。
同時也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與專長。

要知道達芬奇、愛迪生、愛因斯坦、肯尼迪等這些名人,他們小時候都有這個問題,但是并不妨礙他們獲得如此高的成就。
4.尋求專家幫助
尋求這方面的專家幫助,專家能夠采取科學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癥狀。

我知道家長面臨的痛苦和壓力很大,但是“為母則剛”不是嗎?而且孩子能依靠的也只有我們這些做父母的了。
我們不給與支持和理解,孩子只會更加無助與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