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長圈內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放暑假。”
暑假對于孩子來說,除了必要的放松時間,也是突破自我的一個關鍵期,好習慣更能讓孩子有一個質的飛躍。
然而,好習慣并非天生,而在于平時點滴的養成。
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能夠形成習慣,一個暑假的時間更能加強鞏固。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讓孩子在假期養成這7個好習慣。
01暑期養成——假期計劃
暑期計劃應該包含“玩”和“學習”,家長也不能只讓孩子做學習計劃,否則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計劃越到后期也越難執行。
玩耍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而不是放縱。
計劃能讓孩子控制好自己的學習節奏,不會將作業堆積在一起,在焦慮中喪失學習動力。
建議:
1、暑期計劃首先要有合理性:合理分配計劃的時間,考慮孩子能否完成。
2、制定了就嚴格執行,但遇到特殊情況也要懂得變通:比如臨時要去外婆家住幾天,應提前做好改變,而不是一味按照原計劃執行,影響了孩子去外婆家的興致,也不能好好陪陪老人。
3、父母希望加入計劃的安排要跟孩子商量:不論是報課外班,還是多學一個興趣愛好,都應該結合孩子的意見,不能強勢地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加入計劃里。
4、合理獎勵:對于孩子答應父母的額外要求,父母可以有所獎勵,例如:親子游、看一場親子電影或孩子想要的合理獎勵。
02暑期養成——閱讀習慣
大語文時代,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尤為重要。
閱讀不僅能夠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更能提高語感和寫作能力,看得多才能寫的順。
給孩子營造安靜的閱讀氛圍也很重要,避免家里吵吵嚷嚷,適當減少親戚鄰居串門娛樂的次數。
建議:
1、做計劃時就可以提前整理書單:題材涉獵應該廣泛,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年齡,適當安排名人傳記、詩歌散文、經典名著、國內外發明、趣味故事等。
2、閱讀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時也要記錄佳句經典,做好賞析。
3、閱讀心得:假期結束前,可以讓孩子選擇1~2個主題寫讀后感作文。
4、不要在強光下看書,減少看電子書的頻率: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要規避錯誤閱讀方式和姿勢。
03暑期養成——學習效率
孩子是否喜歡拖延?不拖到最后關頭總是完成不了…….
明明在學校能很快完成的任務,在家卻要花上幾倍的時間。
提高學習效率是大部分孩子的需要,也要讓孩子知道更快完成也能更早去玩,而不是拖到最后玩也沒有時間了。
建議:
1、提前做好準備:讓孩子自己提前準備好學習用具和水,不要等到打開書本又翻箱倒柜地找這找那。
2、在家練習也要給自己設定時間:在學校同樣規定一套試卷的時間、一篇作文的時間,在家也應該按照這樣設定。
3、不要打擾孩子,專注力:孩子學習時,不要反復詢問孩子渴了還是餓了。哪怕孩子自己提出要求,也要嚴格讓他先完成該項學習任務。
04暑期養成——英語練習
孩子英語不好有諸多因素,聽的少了、說的少了都會有所影響。
建議:
1、口語練習:除了晨讀,父母會英語的話也應該多跟孩子練習。
2、英文歌曲、英文電影:語言學習不是背下來的,學英語最重要的是“磨耳朵”,全身心投入進說英語的環境更加事半功倍。
05暑期養成——生活習慣
相信大家聽過不少孩子考上大學卻無法獨立生活的新聞,父母的包辦式教育讓孩子失去了獨立的機會。
很多孩子不理解父母,也正是因為沒有體會過生活瑣事的繁雜。
暑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孩子學會獨立,解鎖更多生活中的能力。
建議:
1、學習做飯:首先教會他廚房的安全事項,孩子的學習能力比你想象得更強,不必太過擔心孩子無法掌握。
2、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在做家務時可以讓孩子提供力所能力的幫忙,也可以安排好全家一起大掃除的時間,媽媽也不用把所有的家務都當做是自己的責任。
3、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孩子的房間應當讓他自己整理,父母可以給一些合理的建議,但不要強行按照自己的喜好打破孩子喜歡的歸置。
06暑期養成——規律作息
孩子是不是很喜歡在睡前看劇、玩游戲等,第二天睡到中午才睜眼?
不規律的作息影響孩子的健康,開學后也沒法很快適應節奏。
建議:
1、日夜不能顛倒:娛樂的時間應合理安排,和同學小伙伴出去玩也不要太晚回家。
2、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作息時間非常影響孩子,如果自己不能早睡早起,孩子就更難做到了。
3、睡前不要看刺激的電視劇等:槍戰片、恐怖片等緊張刺激的畫面或文字使得大腦過度興奮,即便閉上眼睛躺在床上也很難入睡。
07暑期養成——運動愛好
運動的好處比我們認知里的更多:可以改善視力、增強體質、避免肥胖,還能調節情緒。
親子運動有助于改善親子關系,羽毛球、乒乓球、爬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建議:
1、夏季運動注意防暑:運動后不要立刻喝冰水,吹空調等。
2、游泳要注意安全:不要去游野泳,在正規游泳館,做好下水前的熱身。游泳結束要洗澡并擦干頭發和身體,避免感冒。
3、晨跑:晨跑比夜跑安全,夏季晨跑可選擇陰涼的公園等。
好的習慣能決定孩子的長遠發展!
暑假期間,讓孩子養成這7個好習慣,孩子開學后各方面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