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但實際上的養育日常,可謂是心力交瘁:孩子壞毛病太多了,肺幾乎被他氣炸!
起床被子不疊;吃東西之前不洗手;玩完玩具也不收拾;吃完零食,包裝袋亂扔沙發和地上,你天天嘮叨她,她很難過,你也很煩躁。
都說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長,讓她中午補個覺,她卻不聽也不午睡;每天不主動學習,一提到看電視,看抖音就兩眼放光,停不下來。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會遇到類似這樣的養育困擾?孩子壞習慣太多,天天嘮叨不斷,效果卻不明顯,于是你感嘆,養育孩子怎么那么難?內心又是焦慮又是無奈。
培養孩子得需要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抱怨孩子壞習慣太多,嫌棄孩子太難搞,只是沒有用對方法!比如利用書中的6步驟成功培養好習慣,用遞減法去矯正壞習慣,幫助你輕松育娃。
一、6個步驟成功養成好習慣
習慣培養的第一步是提高認識。也就是說首先要認識到習慣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種方式來進行,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主動養成好習慣。
舉個例子,你希望孩子養成睡午覺的好習慣。你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她,充足的睡眠對她來說有多重要,比如可以幫助她長高,變聰明。讓她意識到這樣的好處并主動愿意去做這件事。
第二步是明確規范。
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比如,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行為規范,定家規,定班規,制定習慣培養目標,一定要發動學生以及父母和老師都參與。要共同協商制定培養目標。三個月或半年培養一個習慣,不宜貪多貪快。
第三步是榜樣教育。
一般來說,各個領域的杰出人物都有好習慣,而少年兒童最崇敬榜樣,用各種方式進行榜樣教育是有效的。
比如,講世界名人,馬拉拉,她是一位特別勇敢、愛學習的巴基斯坦女孩,她有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從不放棄學習,始終堅定不移,結果她為巴基斯坦女生爭取了,女生也可以去學校上學的權利。
第四步是持久訓練。
讓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成某個良好習慣。
行為習慣一定要長期訓練。堅持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養成習慣。
舉一個例子,訓練孩子洗手,不洗手就不能吃東西,只要是吃東西就必須洗手。吃飯的時候洗手了嗎?或者剛剛摸了小兔子,要洗手了才能吃東西哦!你經常多次提醒她,慢慢地,孩子就開始意識到,吃東西前要洗手,就會由開始的“被動”到“主動”了。然后慢慢過度到再也不用你提醒了,那她就會很自覺,自動地去做洗手這個動作。
培養其他的好習慣也是一樣的,培養好習慣需要持之以恒,但開始的一個月是關鍵時期。過了這個月,孩子就能夠養成初步的習慣。
第五步是及時評估。
習慣培養過程中需要用各種方式評估、表揚、引導,孩子一定要及時地表揚。
比如,孩子主動收拾玩具了,你這時應該給她表揚。夸她長大了,現在都會自己動手收拾玩具了,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好棒哦!
第六步是形成環境。
要形成良好的集體和風氣,誰出現了好的行為,在班里或家里都會得到鼓勵、支持、欣賞;誰有不良的行為出現了,大家會批評指正,這對一個人好的習慣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比如,在家里大寶看見小寶亂扔垃圾了,沒有去收拾。這時,我們可以指出來,并告知垃圾要送回垃圾桶哦!
以上,我們講了六大步驟,把每個步驟都做細化,良好的習慣就養成了。除了堅持練習六個步驟,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我們還可以試試“遞減法”,下面,我們來看看,遞減法是如何矯正壞習慣的。
二、遞減法幫你輕松矯正孩子的壞習慣
首先什么是“遞減法”呢?
簡單的理解就是逐漸減少次數的意思。
舉個例子,用遞減法減去孩子的不良習慣,就像戒毒的過程。有一年,本書作者孫云曉到斯特丹參訪,發現有的商店賣毒品。他很好奇:“全世界都在戒毒,你們怎么賣毒品呢?” 荷蘭人說:“我們是賣給那些戒毒的人的,戒毒不能馬上戒掉,我們允許他們微量吸毒,只要憑一個證就可以來買,這樣讓他逐漸減少吸毒量,最后戒掉。”這就是遞減法。
壞習慣就像毒癮,要用遞減法去矯正。當一個人的壞行為比原來次數減少,就可以容許他或者甚至獎勵他,一次比一次少,直到成功。
因此,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和如何矯正壞習慣,總結的基本方法是加減法,比如培養好習慣用加法,矯正壞習慣用遞減法。
比如你想讓孩子養成什么樣的好習慣,就千方百計讓他不斷出現好的行為,出現的次數越多,好習慣就越牢。反之,你想讓孩子改掉什么樣的壞習慣,就給孩子一個可以接受的過程讓他們慢慢地把壞習慣改掉。
舉個例子,孩子不主動學習,那你就鼓勵她,想辦法讓她盡量每天抽出一些時間來學習寫字,并答應可以獎勵她看電視,關于看電視時間多少你來定,只要每天堅持,這樣次數多了,慢慢的孩子就由之前的“被動”學習到“自動”養成愛學習的習慣了。
因此要想改掉一個壞習慣,需要用一種遞減法。而且無論是養成一個好習慣還是改掉一個壞習慣,都需要及時評估,比如及時表揚、鼓勵、或者批評、懲罰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