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自從當了媽之后,女人的脾氣就變得異常的火爆起來,要說起原因,最大的原因還是要屬孩子了。
同事今天又跟我抱怨,自己送孩子的時候孩子磨磨蹭蹭,吃飯要喂,喝水要喂,本來已經耽誤了很長的時間了,在準備送他去上學的時候,孩子又磨磨蹭蹭的不想去……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自理能力差,穿衣,吃飯,洗臉,刷牙這些基本的日常都需要家長代勞,更別說可以幫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在學習上也是這樣,回家作業依賴性太強,都指望家長講,甚至讓家長直接說答案,有些家長也沒有耐心,講得孩子實在不懂就干脆拿起孩子的作業直接做,這樣導致孩子平時作業做得挺好,一到考試成績就差,總而言之,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孩子們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而一個孩子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是2至8歲,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到十二三歲再去糾正他的不良習慣,你就需要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精力。
那孩子在8歲之前,要養成什么好習慣呢?
1、自理能力
即使再小的孩子,也要讓他們養成自己刷牙、自己主動分擔家務、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等等習慣。
2、情緒管理
包括不亂發脾氣,不哭不鬧,學會冷靜
3、性格養成
包括文明禮貌、不說謊、遵守約定、勤儉節約
4、時間管理
按時間起床,按時間寫作業,按時睡覺、做事不拖拉
5、習慣的培養
少玩手機以及電子產品、吃飯之前必須洗手,不挑食,分擔家務等等
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聰明的家長不打不罵,這幾個方法輕松解決:
1、游戲法
孩子天性愛玩,而游戲能帶給人快樂和滿足,比如在培養孩子不能長時間看電視,開始訓練時,我們可以用游戲的口吻對孩子說:“佩奇要睡覺了,寶寶也要睡覺了?!边@樣孩子不會吵著還要看電視了。如果這時家長再給予正確強化,說寶寶真乖。孩子受到鼓勵,下次就會一到時間就自覺地關上電視。
2、故事法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老師可以抓住孩子的這一特點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孩子不太講衛生,不喜歡洗手,可給孩子講《小豬變干凈了》的故事,讓他知道小豬改掉了不講衛生的壞毛病以后,大家都喜歡和它一起做游戲,從而讓孩子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如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可以拿《孔融讓梨》的故事來引導他等等。
3、兒歌法
如:教孩子疊衣服時可邊示范邊說兒歌:“衣服擺整齊,左右伸伸臂,胸前抱一抱,向下彎彎腰,衣服就疊好了?!币院笾灰B衣服,他會不由自主地唱起兒歌,對照兒歌就學會了疊衣服。上課,看見孩子坐得東倒西歪,也可以借助兒歌來提醒。
這種方法不需要太多的說教,孩子也能很樂意的去做。
此外,我們可以借助一個“好習慣自律表來培養孩子的習慣”
它里面含有多種行為習慣的貼紙,比如愛勞動、講衛生等等,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不足、缺點來選擇合適的貼紙。
每天根據孩子的進步情況來給孩子寫評語,或者是給孩子以適當的獎勵。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