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訓后的建議
為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社會要共同努力,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擔負起青少年的終身發展任務。
近日,中國青年網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青少年兒童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其中青少年抑郁癥已成為導致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心理咨詢師馬志國給出了以下建議:
1.
保持與孩子的溝通,用愛陪伴孩子
如果孩子想要出去玩,父母應該做到陪伴,經常帶孩子出去玩,在陪伴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時的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時的糾正,對孩子進行引導,這將對孩子的一生有著巨大的影響。
2.
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并且尊重孩子,不要再打探孩子的隱私,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像朋友一樣和孩子相處,像朋友一樣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3.
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會很好的度過叛逆期,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過程,發現孩子的好的變化,及時給孩子鼓勵,這樣才能夠促進孩子的成長,使孩子更加自信。
4.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不管孩子多大,都應該給孩子樹立自尊心,千萬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尊心,要注意適當的鼓勵,要尊重孩子,讓他們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要過分的埋怨和批評孩子,一定不要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偏頗的評價,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好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自我否定的消極思想。
作為家長,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閃光點,并且給予他們鼓勵,孩子在不斷地成長的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優秀,也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擁有積極的心態,自信心在每一次的考試中,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不要再用批評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了,孩子們會更加的自信,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成為一個內心充滿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