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怎么講都不聽話,還揍了一大堆,實在讓人很郁悶。
在這些家長看來,孩子從小調皮不聽話,長大肯定是得遺傳爸媽的,可現在讓孩子這樣教育是不行的,非得得糾正才行。
有人說,不能打不能罵,現在孩子都15歲了,除了揍還能怎么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解一些家庭的情況。從我的孩子出生起,就認識了很多同齡的孩子,有的已經8歲了,有的已經13歲了,甚至有的已經上中學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和父母溝通。
父母覺得孩子太不聽話了,難以管教,也不知道怎么辦,頭疼的很。有時候真的是孩子太淘氣,讓人生氣。
一、孩子太調皮,父母生氣,寶媽崩潰
鄰居家的媽媽最近就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早上起床的時候,孩子就開始玩手機,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媽媽覺得很惱火,但是又無可奈何。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呢?
孩子太調皮,父母生氣
孩子為什么會調皮?這個原因可能是很多父母都不清楚的。
1、愛玩手機
如今的社會環境,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孩子通過玩手機,就能夠獲得更多的資訊和資訊。孩子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心。父母有時候因為工作繁忙,也會給孩子玩手機,而在這個時候,孩子更多的是與同齡人交流。他們會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這個時候,孩子的“學伴”,就是手機。孩子發現了手機的好玩,自然就會沉迷于手機。
2、沉迷游戲
有些家長總是會因為忙于工作,對孩子的教育,做的都是一些約束力比較強的事情,比如玩手機、看電視。
但是在限制孩子玩手機的同時,家長自身也要對孩子進行約束,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給孩子買手機的時候,跟孩子說明情況,如果不能用手機,就要跟家里人聯系。如果家長能夠做到以上的這些,相信孩子玩手機的次數不會太多。
3、孩子擁有足夠的自由
孩子雖然有手機,但是父母也不能總是去約束孩子。如果父母總是不讓孩子用手機,不讓孩子有手機,孩子內心就會產生極度的不平衡,對于父母的管教和關心也會更加反感。
所以我們不妨讓孩子有自己的自由,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權利,只有這樣孩子才有一個充實的生活,才能逐漸遠離手機。
如何糾正孩子沉迷手機
其實孩子沉迷手機的背后,更多的是父母教育的失誤。家長如果能夠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應該坐下來好好反思一下,首先就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
1. 把控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家長應該意識到手機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夠使用得當,手機也能夠成為孩子發展的工具,只要正確引導孩子使用,能夠合理的利用手機,合理運用好手機,也能夠讓孩子有更多的收獲。
2. 不要給孩子配備手機
我們常聽到孩子因為手機而與父母產生矛盾,有的父母會給孩子配備一個手機,讓孩子擁有一個手機,但孩子卻很難適應手機帶來的快感,這讓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不想學習。
家長應該做好孩子使用手機的監管,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更不要因為工作忙碌或者其他事情給孩子看手機,要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懂得手機可以去做,但手機也是要有時間限制的,在規定的時間里可以給孩子玩一會,如果孩子明確的表示自己一定要完成這個目標,那么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養成有時間觀念的習慣,
而不是一有時間就拿起手機玩,然后就把手機當成自己的朋友,甚至因為要和孩子一起玩耍,就給孩子玩手機,這樣孩子就不會對手機上癮。
4、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要和孩子約定玩手機的時間,比如說,每次只能玩30分鐘,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玩的時間內不受時間的限制,那么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玩耍時間。
家長要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可以帶孩子去游樂場,讓孩子更多的接觸到大自然,與小朋友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明白電子產品的作用是怎樣的,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好的。
此外,對于孩子沉迷于手機,其實家長更應該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給孩子規定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有一個合理的玩手機的觀念,也不至于孩子玩手機上癮。
當家長有時間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可以讓孩子先從1周目標開始,慢慢的增加到整個個月,孩子一下子從第2天的每天累積,變成了一個月的每天只玩一個小時,到半個月之后,孩子整個人都感覺到松懈怠慢了,想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家長也就不要限制了。
最后就是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要走向獨立的生活,他們總會有自己的人生任務要走,如果家長還是按照老一輩的觀念,就會出現孩子玩手機的現象,孩子玩手機成癮,父母其實也有很大的責任。
只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愛的環境,孩子的成長必定是沿著父母的軌跡不斷的成長,他們的父母一定會陪伴孩子左右,孩子也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朋友,父母會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命令孩子去做,這樣孩子就不會總想著去玩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