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一罵就往外跑,怎么管教都不管用
前幾天,媽媽因為看到自己的寶寶在客廳里跳來跳去,被氣得不行,從客廳走到客廳,還朝孩子大吼,怎么不好好學習呢?
我一把把她拉了回來,同時攔住了她,想找她談談心,因為她的孩子在上學期間不聽話,就喜歡看電視,一寫作業就哭,都是在電視中出來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每次我氣得不行,教育她時,她總是滿不在乎的說:“不說你還記不住,我怎么生了你這么個孩子,孩子之前還挺好的,怎么今天就不聽話了呢?!”
我相信這樣的嘮叨不止一個家庭,很多父母每天都在對孩子說,你怎么不聽話,你怎么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你怎么不知道好好學習,你怎么就不知道爭氣,你怎么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就像這位媽媽所說,孩子越大越難管,像這種情況,其實是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獨立意識覺醒,父母會突然覺得孩子不像小時候那么聽話,不愿意與自己交流,老是喜歡躲在自己的房間里。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一方面孩子的自我意識也逐漸增強,渴望獨立,對父母的依賴也越發的強烈。
但是他們想獨立,不愿意被父母管束,想要自由,不想受到約束,不想被父母過度保護,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與父母產生摩擦是必然的事情。
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叛逆,家長之所以會感到惱火,其實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孩子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不再愿意接受父母的安排,而是想要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
2、父母干涉過多,影響孩子獨立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擁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家長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做,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抵抗。在這個時候,父母很容易在一旁”生拉硬拽”,最后事情不了了之,孩子反而會鬧得更加嚴重。
之所以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其實也是父母干涉過多,影響了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有的家長會說,他們覺得孩子只有大人去管他們,他們才能好好的成長。然而事實上,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幫助,如果父母沒有做到這三點,就會讓孩子的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二、什么是”厭學期”
1、”心理”
“心理”心理”上是一個很簡單的名稱,指的是一個人在心理上的狀態,以及他對環境的適應性。在孩子的心理發育過程中,就會出現”心理斷乳期”,這個階段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點,孩子從兒童向青年轉變的過渡階段。進入初中之后,孩子的主要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的獨立性
在小學期間,孩子在心理上的獨立性得到快速發展,這種獨立性主要表現在孩子對教師的態度,上課的活躍度,自己獨立性和自主性都得到了發展,孩子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和思考,對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有更明確的認知。因此,他們對于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有了一定的責任心,因此,學習積極性就會慢慢提升。
2.自信心不足
有些孩子是因為老師布置的一些作業過多的緣故,比如說作業太多,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的重視,所以當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下滑,家長就會經常對孩子進行批評指責,甚至是打罵。時間久了,孩子對于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對于這些孩子,他們經常性地會表現出一種消極悲觀的情緒,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所以,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是因為孩子在學習上出現了畏難情緒,對于這種情緒,家長首先要幫助孩子釋放情緒,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如果孩子出現了畏難情緒,那么家長應該及時調整孩子的學習心態,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勇敢面對。
如果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那么家長應該先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告訴孩子“其實你已經很棒了,只要你認真復習了,那么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鼓勵孩子把重心放在改變學習上面,成績才能有所提升。
2、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學習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越來越好,所以當孩子成績出現下滑,家長就開始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甚至動手打孩子,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差,更加放棄學習。家長應該多給孩子鼓勵,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對學習產生興趣。
當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家長應該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方法,只有如此,孩子的成績才會越來越好。
3、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
其實學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所以家長應該要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學習,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進行相應的輔導,才能讓孩子取得好成績。
寫在最后
:孩子的學習能力真的只有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時候才會有作用,并不是想要通過一些單一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想要讓孩子學習成績提升,家長可以多進行多方面的知識的延伸,只有多方面的知識積累,才能讓孩子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才能讓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順利的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