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內容是以積極心理治療為核心,把心理健康教育與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主要包括三種內容:對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和家長的情緒健康教育、家庭的和諧關系和子女的健康心理發(fā)展。
在積極心理教育中,為人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健康心理教育
。家長需從兒童的視角看待兒童的心理,認識心理健康是一個長期過程,是一個人不斷進步的重要內容,其次是對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了解,針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點,以及心理健康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給予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為心理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第二種是適當?shù)男睦矸潘莎煼?/p>
。實踐證明,在一定時間內充分的心理放松訓練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所以家長可以采用一些簡單的心理放松方法,如通過冥想、聽音樂、運動等方式,對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調節(jié),進而緩解緊張情緒。當然,冥想并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樣簡單,這需要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和訓練。
第三種方法,以問答的形式進行,同時要注意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期識別與了解,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們,及時發(fā)現(xiàn)心理問題,及時疏導孩子的情緒危機,杜絕心理疾病,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種方法,也是最適合這種方法的,在飯桌上,讓孩子放松心情,聊聊天,或者做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或許,孩子就會給你訴說的機會。
第五種方法,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在這一點上,希望家長能夠明白,有些時候,我們的行為,其實并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滿足自己,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某種缺失,才產生了讓孩子滿足的行為。
當然,我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學習之余,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去玩耍,去做更多的活動,接觸更多的事物,讓孩子的眼界變得更加的開闊,而不是局限于在一個小小的電子產品中。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刪除
有句話說:“當你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讀書學習時,就等于在他將來離開父母以后離開家去上大學,在他需要的時候,有父母的幫助,那他就有了根植于這個地方的力量。”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從依賴父母到獨立的過程,他的獨立意識在不斷增強,所以,他需要什么,我們就給什么。父母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不僅能更好的陪伴孩子,也能讓孩子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越來越強,就能夠更好的管控孩子玩手機,與孩子建立良性的親子關系。
我是奶嘴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yǎng)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