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和孩子寫作業(yè)就焦慮?
我現(xiàn)在做不了“學霸”的媽,但是我還是想說:孩子寫作業(yè),不僅僅是家長的問題,還有家長的問題。
\
\\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前面我寫過一篇文章,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為什么家長的焦慮”。
這些年,我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媽媽,焦慮是人之常情。
焦慮是我們一種與外界接觸的、以焦慮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防御機制,用來抑制我們自身正常的、健康的、流動的欲望和欲望。
焦慮會引起身體上和心理上的一系列反應,而焦慮會讓我們產(chǎn)生一些莫名的不適感,甚至失眠,進而影響我們的學習、生活。
所以,家長在焦慮的時候,要考慮如何把自己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緩解焦慮。
那我們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1、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從今天起,對自己的不完美,去接納它。
要對自己有一個合理的認識,否則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實,真相也一定是你自己想象出來的。
這種對自己的不完美的不接納,只會讓你變得焦慮不安,更加焦慮。
2、不焦慮的家長
可以自我覺察自己的缺點,去了解自己的缺點。
如果你很焦慮的時候,那就去做一些能讓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去運動、去旅行等等,讓自己身體放松,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去欣賞自己,接納自己,欣賞自己,不需要去關(guān)注別人,不需要去討好任何人,請大家覺得自己是最棒的,你是最棒的,不要去做一些讓別人討厭的事情。
要注意自我控制能力,這包括很多能力,比如自尊、自控力、時間管理能力、專注力、自我激勵、自我控制、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都要自我修煉。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要注意自我控制,學會舍棄。
學習最大的問題,是感覺不到自己的時間,感覺不到自己的時間價值,感覺不到自己的生命力,感覺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感覺不到生命的價值。這一點很重要,學習不好,就感覺不到自己的生命價值,不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
而且,如果學習不好,就會感覺到自己沒有價值,一無是處,這會讓孩子感覺到?jīng)]有存在感,會感覺到生活無望,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就會有一種空虛感,就會感到迷茫,沒有方向感,所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么。
他們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是沒有用的,因此,他們會很厭惡自己,會有強烈的無力感,覺得自己是不行的,很絕望,甚至想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這樣,就會出現(xiàn)極端行為。
當然,我們在臨床心理學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抑郁和焦慮同時存在,那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障礙。比如說,抑郁是一種常見的情緒,是一種嚴重的情緒障礙,其實它是一種心理障礙。但是,如果抑郁和焦慮同時存在,會引起患者的不適感,特別是難以適應和緩解的心理壓力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軀體化癥狀,如頭痛,肌肉酸痛,手抖,消化不良等。這些癥狀很可能是由情緒引起的,但并不是由情緒導致的。當我們不能適應和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時候,就會把這種情緒表達當成是在自我保護自己。
第二個方面,
軀體化癥狀就是抑郁,如果對于以上的表現(xiàn),我們并不能簡單定義為抑郁癥。它的一個核心表現(xiàn)是,很多人都沒有及時地把它的癥狀描述出來,但是卻有非常多的心理因素影響了軀體化癥狀。
但其實軀體化癥狀在醫(yī)學上和抑郁癥的診斷中是十分相似的。雖然在生物學上,它們的癥狀會有一些比較輕微的改變,但這個新的癥狀并不會持續(xù)終生。在某些罕見病例中,大約有超過5%的人都會患有抑郁癥,而這是有可能的。
因此,在躁狂期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精力充沛,做什么事情都很積極,甚至會有想要自殺的念頭,這對于抑郁癥患者是非常嚴重的,甚至會有自殺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