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玩手機對孩子的影響(孩子整天看手機的危害)
最近這兩天,在學校門口等待接孩子的時候,總會聽到家長們不少的抱怨聲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我家孩子太氣人了,老看電視,每晚作業都要寫到十點多”
“我家的也是這個樣!回家就玩手機,不到十一點不睡!”
“唉!都一樣,關鍵是你跟孩子說道理,孩子根本就不聽啊”
還有的家長說“氣急了我直接揍一頓”可是你還能天天打孩子嗎?
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現
對于家長們的這種焦慮我完全沒有
兒子今年三年級,作業這方面我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已經完全放手了,孩子都是自己完成的,我只是偶爾給他檢查、更正一下錯題,孩子不玩手機,只是偶爾的看會電視。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呢

1、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的自律根源于父母。如果父母做事都拖拖拉拉,那怎么能要求孩子優秀呢?
一個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一個真正自覺的孩子。在自律的這條路上,父母首先就要做好榜樣。
2、從小抓起
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3-6歲是孩子性格和習慣形成的關鍵期。抓住關鍵期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比青春期要容易得多。
3、認識時間
引導孩子養成有效的管理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剛開始可以制定個時間表,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地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
4、合理的家庭規則
當孩子對時間有了一定的認識后,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制定規矩。獎罰分明!并且嚴格執行。要讓孩子知道,有了規則就要執行。
5、找到自己的興趣
興趣,會使一個人愿意制定計劃,愿意堅定的去執行,找到自己的興趣配合時間管理、家庭規則能有效的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6、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
不包辦一切、不當眾批評孩子、不拿別的孩子比較、不打罵孩子,有愛的家庭,孩子未來可期。家長要做到“抓大放小,把握方向”一定范圍內孩子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但原則上的事情沒有商量的余地。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我們每個家長都要重視!
自律修心、修身, 自律成就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