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孩做事總是拖拉(為什么孩子做事拖拖拉拉)
時常會遇到因為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而前來咨詢的父母。家長們很是苦惱,好像用什么辦法都對孩子沒什么幫助,遲到、完不成作業成了家常便飯。怎么辦?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遇到的情況,通過梳理和總結發現,家長口中的孩子拖拉最常見的有以下3種情況。
1.拖延癥嚴重: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別的孩子半小時能完成的作業,他會拖延2、3個小時才能完成。上學前也不著急,洗漱、穿衣服反復催促也不做,最后快遲到了才匆匆忙忙出門。
2.條理性差:書包總是亂七八糟的,很難收拾自己的東西,經常亂丟亂放,丟三落四,學習的時候要到處找要用到的東西,耽誤時間。又或者明明答應了要去做某件事情,轉頭就忘得一干二凈。
3.沒有時間觀念:在需要完成多件事情的情況下,不會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等情況做出提前的規劃和合理的時間安排,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導致時間安排不合理,很多事情都無法完成,或者作息時間不規律。
王芳指出,出現上述情況,和孩子的執行功能不好有很大的關系。
執行功能是一種高級的大腦神經認知機制,是指個體能夠以多種靈活、優化的方式實現目標的能力,也就是人們為達成目標或遇到困難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平時大家關注孩子的能力總會說到計算力、理解力、注意力、記憶力等,而大腦的執行功能起到的是把這些能力整合起來、優化的作用,因此,執行功能不好的孩子就容易表現出各種行為問題。
執行功能差的孩子還有可能表現有以下兩個方面。
1.情緒控制能力差。脾氣急躁,容易發脾氣;情緒穩定差、容易興奮;抗挫折能力差,對挫折的耐受性差,容易因為小事情感到挫敗、沮喪,從這些負面情緒中恢復過來也需要花較長的事情。
2.做事沖動。做事或者說話都是馬上行動,大人說話經常控制不住地插話,上課也會接老師話茬或者提問時搶答。
這是執行功能缺陷多動癥孩子的常見癥狀,但并非所有多動癥的兒童都會表現出動個不停的癥狀。在孩子存在上述的表現的時候,也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有多動癥,家長不要將孩子的這些行為簡單地歸結為孩子行為習慣不好或者是故意偷懶,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相關的評估幫助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