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提高數學成績的做法)
如今,很多家長都在為如何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而煩惱。其實在數學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成績最基礎、最有效的辦法。今天就來講講在數學學習中,孩子應該養成的七個好習慣。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01預習的習慣
數學學科的學習十分重視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那么如何預習才最有效呢?接下來的口訣要記好:一讀二畫三動手,四理五查六練習。
“一讀”指的是在預習時,要對課本的內容進行精讀,把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以及例題的完整解題步驟認認真真地讀一遍。
“二畫”指的是在讀的過程中,要將書中的關鍵字詞、重要的概念用筆標記出來。
“三動手”指的是在讀的過程中,動筆將書中的文字語言轉化為圖形語言、數字語言,將文字性的內容轉變為數學的內容。
“四理”指的是在讀的過程中,將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進行梳理,結合書上的小結整理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形成系統的知識架構。
“五查”指的是要及時查看之前學過的知識。數學學習普遍具有聯系性,上下課時關聯度非常高,適時回看前面學習的知識,更易理解新知識。
“六練習”指的是將預習課時后面的思考題、課后題結合自己預習后對該知識點的認知進行推導和演練,其間也許會出現疑問,要在這些地方做標記,等老師教授這一課時,這些疑問就是需要重點突破的地方。
有效預習能提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孩子課上聽講的效率,同時可以培養自學習慣,是提高數學成績最有效的途徑。
02“四會”的習慣
孩子在數學學習中還需要養成“四會”的習慣,那么什么是“四會”呢?這里的“四會”指的是會聽、會看、會想、會說。
會說是突破口。只有一個善于表達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才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力。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說就得去想,兩者是相互促進的。那么如何才能會想?這就需要孩子通過聽和看去發現問題,引發思考。所以,實際上“四會”的會聽、會看、會想、會說是一個完整的思考過程,孩子通過聽和看引發思考,再通過說將自己的思考、疑問表達出來,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良好的數學思考能力。
03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里的“講”包含兩方面意思:一方面是指在課堂上應注意力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認真聽老師“講”,從老師的“講”中獲得點撥與指導;另一方面是指認真聽同學“講”,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
04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不但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從小就具有做事細心、踏實的品質。認真審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父母示范讀題的方法,邊指邊讀,在讀題的過程中將題干中的陷阱詞、重點詞做標記,提醒孩子在做題的過程中不要忽視這些關鍵詞,等等,這些都是審題的好方法。
05認真計算的習慣
計算是基礎教育階段最基本的技能。從小就能慎重對待計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會輕易犯下草率從事的錯誤。很多孩子在考試中失分都是因為馬虎大意,題目會做,但是在計算過程中出現失誤導致失分,這是最不應該發生的。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在計算時認真細致的習慣,避免類似的錯誤發生。當孩子能夠細心、認真計算的時候,家長要給予表揚,及時樹立孩子的信心。
06檢查改錯的習慣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有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因此,檢驗改錯正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個發展性學習習慣。在日常練習中,應該把檢查和驗算當作不可缺少的步驟,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07整理錯題本的習慣
孩子在做練習發現錯題后,應該將這些錯題整理成錯題本,并在每道題后標注當初為什么做錯,錯在哪。錯題本是發現孩子學習問題最直接的方式,它可以讓孩子有針對性地對知識掌握薄弱的地方有更深的了解。而且在復習的時候,反復研究錯題本上的題,可以讓孩子更有側重。一般情況下,孩子一遍就做對的題在下次遇見的時候是不容易做錯的,容易反復出錯的往往是一開始就不會的題,錯題本就是針對這樣的題而設置的。所以,養成良好的整理錯題本的習慣是孩子學習路上提分的捷徑。
我們常說“習慣成自然”,尤其孩子在學習初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以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習慣的養成是一點點形成的,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家長及時地稱贊和鼓勵非常有利于孩子習慣的養成,而在發現孩子學習過程中有不好的習慣時,家長也應及時糾錯。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孩子必備的素質,更是學好數學的最基本保證。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