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自己學會解決問題(如何幫孩子解除煩惱)
你的孩子是否被煩惱纏身過,卻束手無策?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天,你的孩子在學校遇到這樣一件事:那天,班里進行數學測驗,最后一道題他怎么也做不出來。同桌交了卷子后回來催他:“快交卷吧!再不交老師可要是了。”正說著,下課鈴聲響了,同桌幸災樂禍地說:“你要得零蛋了!”就在那時,他突然想起那道題該怎么做了,匆忙寫完后才變上了卷子。同桌卻在一邊諷諷地說:“沒想到你還真的做出來了!”孩子本以為同學之間的友誼是純潔的,可沒想到會變成這樣。孩子為此很苦惱,回到家中悶悶不樂,連功課都不想做。
孩子在成長的旅途中,總會伴隨著煩惱。雖然現在的孩子能得到極大的物質滿足,被認為是幸福的,可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煩惱。
其實這些煩惱從“上小學就開始了,而且遞增方式,一天天增多”,甚至有些孩子被煩惱壓得喘不過氣來。
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父母是這樣做的:
·常對孩子說:“有吃有喝的,成天還愁眉苦臉的,真是沒出息,快去學習吧!”
·有時對孩子怒氣沖沖的,逼孩子說出自己的煩惱
·當孩子還沒把事情講完,你就著急著說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孩子不愿意向你傾吐時,你總是對他問個沒完沒了
……
作為父母的你,回想一下你自己,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舉動?孩子是否愿意接受你的做法?
回答,肯定是否定的!
原因很簡單……
每個人都不喜歡被訓斥,尤其是被煩惱纏身的孩子,更討厭父母的教訓。
孩子遇到煩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幫助,希望父母傾聽他們的心聲,而不是信誓旦旦的批評。
那父母該怎么做呢?
其實父母所能做的是不要讓那些煩惱成為孩子學習的障礙,甚至影響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
因為孩子們的煩惱,基本上是來自自己日常學習、生活及成長進程中所遇到的不好處理的、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擺脫煩惱,身為父母的你,得這樣做:
第一,采用直接了當的方式讓孩子向你傾吐心聲
這種方法,可以把握孩子的所思所想!
如果你平時發現孩子有不開心的事情時,應該選擇一個比較輕松的場合。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進餐或看電視時,可以適時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煩惱。
但要注意的是,你在與孩子交談時要態度真誠、平等交流,認真傾聽孩子的每句話,交談的時候語調要自然,語氣應緩和,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孩子的心里想法!
第二,把握與孩子交談的適當時機
生活中總會出現這樣的尷尬:有時候父母想了解孩子的煩惱,可是孩子不愿意跟你說。
要避免這種尷尬,得學會掌握交談的適當時機!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在睡覺前和你聊自己的心事,那這時父母就應該利用這個時機,表現出精力充沛的樣子,躺在孩子的床邊與他交流溝通。
當孩子向你傾吐心聲的時候,你一定要沉得住氣,要有耐心,這樣才能讓孩子自己主動地把
心中煩惱的事情一股腦兒地都說出來。
此外,傾聽完孩子的心聲后,記得仔細分析孩子的煩惱事情,然后幫助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孩子心中的煩惱解決了,那做起其他事情就會得心應手,學習也會蹭蹭地提高!
所以,平時父母要做一個善意的聆聽者,耐心傾聽孩子的煩惱,這才是幫助孩子擺脫煩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