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提高孩子成績的方法(家長怎樣引導孩子提高成績)
教育是一場漫長的投資,孩子們要在真正成人后才有足夠的能力,去為社會創造自己但價值。在此之前,檢驗孩子們學習成效相對客觀的標準,或許通俗意義上的學習成績。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不少孩子總是藏起卷子、不看錯題,以逃避的姿態去面對自己學習成績上的缺陷。家長們也往往難以對付這種情況,只能空喊口號,“你接下來要記得好好學習?。 ?/p>
雖然孩子們性格各異,都有著自己的特長與短板,在學習上呈現出許多不同的狀態。但有這樣三個好習慣,能夠適用于每一個正在學習上兢兢業業的孩子們,去幫助他們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越聰明的孩子越愛提問
家長們是否總有這樣一個固執的認識,孩子對知識越不掌握,他不知道的越多,就有更多的問題?但現實卻顯得很詭異,往往是對知識掌控得更好的孩子,一直堅持不懈地提出問題,仿佛一直問不夠似的。
因為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很多人就把因果關系弄顛倒了。
這些聰明的孩子也不是生來就知道所有知識的,他們恰恰是因為熱衷于提問,所以他們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理解力,并且樂于去挖掘更多的細節,發出新的提問。
而那些平日里有些被看低的孩子,卻總是活在“有些笨”這樣的評論里,變得羞于啟齒,不想讓別人再以為他們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們在智商、學習能力上不一定落后。
因此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習慣就是,給孩子不斷提問的權利,甚至做家長的還應該勞心多給孩子設問,讓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是有問題去引導他們加深思考與記憶的。
就像孔老夫子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應該“不恥下問”,無論自己問的問題有多基礎,無論老師是否會覺得你上課沒聽,無論旁人怎么看到愛提問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應該養成一個問清楚是為了自己心安的學習觀念。
不要因為覺得提問有阻力,覺得80%理解了就保持模糊的態度。
在教育里,每個孩子都值得一次次提問的機會,去做到讓自己能夠持久性地享受到完整知識的福利,孩子自己要爭取,家長更要幫助保障孩子去詢問的權利。
因為孩子離學業有成之間,就是間隔著一個又一個提問的縫隙。當填補到接近完美時,孩子的學習成績又怎么會低呢?
復述是最好的理解記憶方法
許多課堂上,老師們為了節約時間,往往會密集地輸出知識點,孩子們也只能自顧自地摘抄筆記,在課堂上很難做到反復的強調與溫習。
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的溫習習慣,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于一個知識點理解和記憶的程度有多深。
復述就是最好的理解記憶方法。
它要求每個孩子要羅列好當天主要的知識點,并且用自己的話去類比或者舉例說明,以此幫助自己建立起一個場面感或者熟悉的知識鏈接,進一步去做到對概念和核心規律的掌握。
比方說孩子上物理課學習靜摩擦力,老師說的版本可能就是力學上,有沒有靜摩擦力要根據物體的運動趨勢判斷。但孩子們復述時,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表達為“如果這個靜摩擦力不見了,這個物體就可能往一個方向溜走了”,腦海里隨即浮現出一個小滑塊運動的畫面。有了這樣的一個記憶場景,下次做到受力分析時,孩子肯定就難以漏掉靜摩擦力的分析了。
很多時候,孩子的這個習慣很容易被孩子輕易放棄,因為需要復盤的知識多了之后,孩子自然會產生惰性。此時家長們一定要做好監督員的作用,去當他們復述時的交流者。你也無需太多了解具體的知識是什么,可以根據孩子的表述去聽聽看能不能理解清楚一個知識點。
如果孩子的表述存在相對大的偏差感的話,就可以建議孩子再對照下課本內容,或者主動去請教老師。
只有這樣不斷地復述、查漏、再次補充復述,孩子們才能真正把知識內容吃透了、嚼碎了、消化了,成為自己知識體系里的一部分,成績提高自然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錯題永遠比對題重要
陪孩子寫過作業或者仔細看過孩子考卷的家長朋友們可能心里都有數,自家孩子成績上不去,一部分一錯再錯的錯題,得擔一部分責任。有時候甚至把做過的類似題目糾正了,孩子就能從平平無奇變成拔尖。
那么我們如何做才能保住這些不該丟掉的題目呢?
平日里不斷自我檢查錯題很重要!這里的錯題指的不僅僅只是被打叉扣分的題目,還有孩子自己做題目時蒙對的、大概模糊選擇的題目,都要一并標注整理出來,可以形成一個專屬的題庫。
整理錯題也一定是場長期戰爭,但它的投入產出比是許多學習方法比不上的。
孩子們整理過的錯題會在腦海里留下更清晰的手寫觸感記憶、白紙黑字的視覺記憶和本身知識存儲的記憶,交相輝映,能夠更有效幫助孩子在使用知識時,更加靈活機動。
中考、高考,一輩子大概也就這么兩場特別重要的考試,這兩場中要想發揮穩定,其他考試、練習一定都是最好的素材庫。這些“次要”的考試與練習無非都是自我檢驗,幫助孩子們把坑坑洼洼去磨平,找到自己不會的題目,并及時解決掉。這種踏實補漏的成就感,其實比做完一張卷子沒啥不懂的還要高。
做對過的題目很難再錯,而做錯的題目不改正下次一定再次出錯。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養成一個踏實的習慣,不那么在意分數可以,但一定要在意錯題的更正和記憶。分數可以決定孩子該夸還是該罵,但重視錯題的孩子,我們要給他們足夠的寬容,讓他們在錯題里逐步成長!
當然,三種好的學習方法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結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希望大家找對自己的小妙招,養成習慣、持之以恒。也祝愿每一個操心的父母能看到孩子在用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態度去進步,相信不遠的未來,他們的成績會帶給你們一個會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