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接娃放學的時候,帶班老師跟我說了一件事情,還讓我心里有一點點那么小焦慮,就說我娃最近一段時間學習壞的習慣特別快,別人說一個壞話或者一個壞的習慣超級快的接收到。其實這個關于學壞習慣的這個問題在10月份左右好像就跟我提過一次,我當時有去糾正娃的一個行為,可能隨后沒有堅持重復,所以娃會又重新犯類似的問題。
我的確是發現娃兒在上了幼兒園之后,尤其是適應了幼兒園,熟悉了,有朋友了之后,一些以前在家沒有出現過的習慣,或者是一些說臟話情況呢,突然間就冒出來。
今天放學回家之后,我特意觀察了一段時間。比如說吃完東西扔垃圾這個事情,娃當時記得住,可能接著吃完東西去洗個手,回來之后不知道是真的忘記還是故意就不想扔,把垃圾放在一個桌子上,怎么說都不扔,這樣子大人開始催讓娃扔垃圾,這樣娃還反抗起來。晚上跟娃聊天時,娃說在學校里面之前有聽說過老師讓娃去扔垃圾,我就在想是不是出現類似的情況呢?在我們看來,隨手去扔垃圾是多么自然的事情,娃有時候就給你找幾個借口不去扔!
通過這些事情,然后我又回顧了一下最近一段時間娃出現的一些壞習慣毛病行為,同時反思一下出現這些毛病的原因:
第一、我們大人沒有把這個事情看得太嚴重,所以沒有去持續地執行
我從娃上學后比較佛系,在幼兒園里開心安全每天回來能說出幼兒園學的東西和遇到的事,其他也沒太關注,關于壞習慣(說不雅話,不好行為)在家說出或做出時我有及時糾正,平時也給看關于好習慣和講禮貌圖書或視頻。當時記得很好,平時也都知道,但在校還是立馬就學!
第二、從家庭單一環境突然到了集體環境,娃的好奇心和模仿欲增強
以前在家里幾乎見不到大人說壞話和有太多壞習慣的地方,看娃習慣好不好,出去拜訪客人,吃飯等都可以看出。自認為還挺好的!上了幼兒園,尤其是10月份之后感覺娃壞習慣行為比較多,我都有懷疑自己平時的言行是不是出問題了,后來跟老師說話時也了解到這個時候娃正處于模仿敏感期,我認為還是要認真對待,避免越大越難糾正!
第三、規則感不強
這要說平時在家培養時關于規則這塊并沒有完全搞到位,反思有段時間自己心軟沒堅決執行!
第四、沒有達到及時的家園共育
在幼兒園出現這種情況,希望老師給出的不是“不可以學”“不禮貌”“這是壞習慣”這樣類似的說辭,娃可能真聽不懂。老師告訴家長也是學習了壞習慣這個行為,讓家長在家告訴娃那些可做那些不可做等。可在家告訴,娃在家是可以慢慢做到,又到了大環境可能還是不自主去模仿!
那我們應該如何去糾正?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讓娃意識到且去改正呢?
1、我們大人要接納娃有這種壞習慣的事實
已經有這樣的行為,不要去狠狠的訓他兇他,更不要赤裸裸的指出娃的錯誤行為,而是應該用娃能聽懂的游戲語言方式,讓他意識到這種行為習慣的不好和帶來的后果。
比如拿家里的玩具娃娃來進行角色扮演,針對于家里的一個場景或者是幼兒園的一個場景進行角色扮演,比如說就拿幼兒園午飯吃飯時間段進行,故意拿出一些壞習慣行為放在面上,讓讓娃來判斷,引出他這對于這個事情的看法和正確和錯誤的觀點,比如說吃飯弄得滿地都是,吃完飯之后直接擦在衣服上,不去扔垃圾。
2、鼓勵他在幼兒園和家里做得好的地方并且給予肯定,且指出一個具體的場景
比如說某一次在游樂場玩,有一個小朋友直接搶走另外一個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娃就過去會說,你不應該直接搶走他的玩具,你應該問問他還玩不玩了,不玩的時候你再玩嘛。
這個時候我就會及時地鼓勵和表揚孩子,我說你特別有正義感哦,你這個行為真的是很棒。那我們如果有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也如果像這樣子能夠改正,相信你能做得到的。娃也會得意地說說:“我可以呀!”然后整天玩的時候,他會下意識地去注意一下自己的小行為。
3、讓娃列舉幼兒園每個小朋友身上的一個好習慣行為或者是優點
這樣子讓娃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這樣子可以讓我們學習好的地方,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呢,我們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不好習慣,有的話,那我們努力改正,每天改正一點點進步一點點,那就是很棒的小朋友,相信自己慢慢會變成更棒的小朋友!這樣子你在幼兒園或者是在家里玩的時候更順利的。
當然跟他說這些東西可能會對于三歲多的小朋友來說是似懂非懂的,那我們就可以具體的一個場景去做,就是拿小區里某個小朋友讓他去看一下那個小朋友身上的有什么優點,然后他這個優點帶來了哪些好處啊?比如說啊,其他小朋友愿意來跟他交往,愿意跟他換玩具了,因為他懂禮貌,所以大家都很喜歡他。這個就是一個好的行為習慣和優點,這個是可以跟他學習的。
如果另外一個小朋友他遇到事情之后呢,不說話直接上手去打別的小朋友,那這個行為就是不好的行為,你看看他身邊有沒有其他的小朋友來找他玩呢,是不是比較少啊?那這個行為呢,如果你遇到事情呢,你怎么做?把問題先拋給娃,讓娃去思考,你隨后補充就好!
寫在最后:當老師跟你說,你家孩子在某個方面存在一些不好行為的時候,沒關系,我們第一反應先別去辯解和找借口,先聽老師怎么去說,談話間也不要一味的去夸自己孩子有多么的優秀和好,比如,不要不停地說,我們家孩子在家里從來不會有這些問題呀,怎么來了幼兒園就出現這么多問題呢?不要一直說給老師聽。
我們也客觀地說一下,比如說,是的,我也發現我們家孩子最近有一些這樣的毛病,我正在努力嘗試改正中,那老師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議呢?等等,這樣子你和老師這樣子談話,老師也愿意和你溝通,以后在家園共育這塊也會比較順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