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常說小學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學習任務沒有那么重,一些不好的習慣也還沒有形成,正是一張白紙可以好好涂畫的時候。

網絡配圖
作為一個老師來講,我很贊同這個觀點。那么小學階段到底應該培養哪些習慣呢?哪些習慣才會讓孩子受益一生么?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小學階段好習慣都有哪些
1.課前預習。主要是語文,做到熟讀課文,對有疑問的地方可以提出問題。(數學在小學階段不建議提前預習,課上和同學們一起探究最佳)

2.自己收拾整理物品。每天學會收拾整理自己的書包,能根據課表,決定第二天帶什么書。

3.認真書寫。能根據語文書本田字格范字,一筆一畫按照順序臨摹字體,練字。也能將練字所得運用到平時書寫當中去。
4.課后復習。能在老師上完一堂課后,自己歸類總結本課知識點,并在一個單元新課上完后進行單元知識整理建構,探究各小節知識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學會畫思維導圖。

5.閱讀做批注。養成睡前看半小時書的習慣,并在閱讀過程中針對文章內容、寫法、感悟等方面做批注。
6.規律作息。能分配好自己的時間,按照時間計劃表進行學習和休息。
7.運動。愛上運動、鍛煉,每天能堅持鍛煉20分鐘左右。

8.交流分享。喜歡和父母交流一天發生的新鮮有趣的事情,分享自己在學校課堂里,在課外書籍里獲得的知識。(主要是培養孩子口語交際能力和樂于觀察的能力)
9.記日記或周記。喜歡將一些有感觸有意義的事情用筆將它記錄下來。
以上習慣父母不用一下子要求孩子都要達到,可以根據孩子年齡,將每個習慣降低要求,隨孩子成長慢慢達到。
那么該如何培養這些好習慣
任何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家長需要的不只是嘴上教教,而要起表率作用。教育中一直信奉身教重于言傳的道理,我們不單要將好的習慣告訴孩子,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身體力行地奉行。父母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變化,這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應該是一段互相成就的過程。
你們平時有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嗎?你孩子都養成了哪些好的習慣?歡迎在評論區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