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可以改變基因,你相信嗎?我帶著好奇和疑問,認真跟隨《富有習慣》學習了?這一問題。
據專家統計,普通人大概有2萬多種基因,部分來自父親,部分來自母親。而我們的日常習慣會啟動或關閉某些基因,比如,壞習慣可能會關閉好基因,激活壞基因,像癌癥、糖尿病、心臟病等。
同時,壞的習慣,如熬夜、過度飲酒、抽煙、吃垃圾食品等,會給你帶來各種形式的困擾或壓力,帶來許多問題,如健康問題、工作問題、財務問題等,長此以往,你的生活會處于完全失控的狀態。
壞習慣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一個問題,接連著一連串的問題。
相反,好的習慣會開啟好基因、關閉壞基因,如,運動、閱讀、早起,這些好習慣會帶來一批好習慣,能給你帶來身心愉悅、身體健康,這種情況下,你的壓力狀態也會更小,生活也會更積極。
那我們的習慣從哪里來呢?習慣主要源自我們的人際交往活動、受到的教育、所處的環境和獲得的經驗。排在第一的父母,其次是導師,第三是閱讀。
有調查顯示,孩子身上的習慣在9歲左右就已經定型,而我們成年人的大多數習慣都是源于兒童時期,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不管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除非,成年后,他有意識剔除那些不好的習慣。
《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說過,他之所以能實現財富自由、成為富人,源于富爸爸的教導;股神巴菲特也有一個證券經紀人爸爸,對他影響很大;馬斯克有一個“人生由我”的母親。
你看,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都對孩子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從未個人而言,我在媽媽身上學會了積極樂觀,在爸爸身上學會了踏實。
既然,一個人的基因是來自父親和母親,如果,父親和母親具備一些優秀的品質或習慣,是不是就給孩子帶來好的基因?同樣,這個孩子在父母遺傳的基礎上繼續優化習慣,是不是基因又得到進一步改變?
所以,習慣改變基因,不是不可能的,當每一代人都在努力優化自己的習慣時,未來的基因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當然,不排除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