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自己很苦惱,家里的孩子很叛逆,兩人根本談不到一起去,那么究竟有沒有方法可以讓孩子不叛逆呢?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其實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只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叛逆。假如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他是不會覺得自己叛逆的,他只會覺得父母管我管的太多了。
為什么父母會覺得孩子叛逆呢?
主要是因為小時候孩子完全依賴父母,父母叫他怎么樣,他就會怎么樣,不聽話打一頓就可以了。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開始有獨立意識。特別是從小學二三年紀開始,孩子不再是言聽計從的乖孩子,他開始有主見,會產生更多自己得想法。
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聽話,甚至會跟父母對著干。這時候父母會覺得孩子跟以前不一樣了,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始叛逆了。
為什么有些孩子會特別叛逆呢?
一、家庭環境
有些夫妻關系不好,吵架之后習慣性找孩子出氣,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感覺不到家的溫暖。甚至有些家長修養不高,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如果孩子性格比較執拗的話,很容易產生叛逆。
二、人格教育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沒有及時開展人格教育,等他長大后就可能表現得很叛逆。有些父母覺得大道理都有教過孩子,但是孩子不按常理出牌啊!大多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首先自己就要做到一個標桿,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孩子。
怎么樣才能讓孩子不叛逆呢?
第一個是要做到家庭和睦,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家長自己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這樣才能教好孩子。
第二是要注意人格教育的時機,及時對孩子展開人格教育。對孩子開展人格教育最好的時間就是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超過了這個時間就很難教育了。就好比一棵樹,你一定要關注它的生長情況,如果發現它長歪了,你就要及時給他扶正。如果這個時候不扶正,等他長大了就再也沒有辦法扶正了。
不要覺得孩子小,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什么大問題,就不需要進行人格教育。如果等到孩子長大了,出現問題了,這時候再進行教育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