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生承受的壓力超過了其應對能力就會出現心理危機。在多數情況下危機可以在幾周內順利解決,但有時會逐步加重而導致人際關系和學習問題,甚至會使學生產生自殺的想法。
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宣傳主任張曉麗介紹,心理壓力超過應對能力的情況是有征兆的,而且存在的心理壓力越多,持續的時間越長,就越需要幫助。
(1)直接表露自己處于痛苦、抑郁、無望或無價值感中。
(2)易激惹,過分依賴,持續不斷地悲傷或焦慮,常常流淚。
(3)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降、經常缺勤。
(4)孤僻、人際交往明顯減少。
(5)無緣無故地生氣或與人敵對。
(6)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
(7)行為紊亂或古怪。
(8)睡眠、飲食或體重明顯增減,過度疲勞,體質或個人衛生狀況下降。
(9)作文或其他發揮想象力的作品所透露出的主題為無望、脫離社會、憤怒、絕望、自殺或者死亡。
(10)任何書面或口頭表達出的內容像是在臨終告別或透露出自殺的傾向,如“我會離開很長一段時間……”。
(11)出現自傷或自殺行為。
張主任提醒,如果你需要幫助,就要從以下方面做起:
1.不要等待,主動尋求幫助。
2.要相信會有人愿意幫助你。但是你得將自己的真實困難和痛苦告訴給你信任的人,否則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3.如果你的傾訴對象不知道如何幫助你,可以向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
4.如果擔心你的心理問題被發現,可以向心理熱線或校外的心理咨詢人員尋求幫助。
5.有時為找到一個真正能幫助你的人需要求助于幾個不同的人或機構。你應堅持下去,能幫助你的人一定會出現。
6.解決心理危機通常需要一個過程,可能你得反復多次地見咨詢人員或心理醫生。
7.如果醫生開藥,應按醫囑堅持服用。
8.避免使用酒精或毒品麻痹你的痛苦。
9.不要沖動行事。強烈的痛苦會使你更難做出合理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