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到開學季。那天你一臉不情愿地抱怨:好煩啊,小孩子為什么要學習?
這次,我不想再和你探討好好學習的意義和道理。我想問一句:孩子,你為什么抵觸學習?我遞給你一張紙,希望你寫出10個不愿學習的理由。看著紙上你認真寫下的這10個問題,我想,這也許是很多孩子與父母都頭疼的問題。
你說:“我不想學習,你能拿我怎么樣?”
孩子,學習本質上是一種自愿行為。如果你不愿意學,我無法強迫你,控制你,辱罵你。即便我這么做后,你去學習了,但你和學習之間依然沒有建立真正的連接,所以,很難學好,也不會快樂。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會變得和想象的越來越不一樣。
你說:“家長和老師為什么要管我?”
對父母和老師不滿,大概是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過的情緒。媽媽小時候也總覺得父母沒文化還管得太多,老師有偏見還太嚴格。
有不少孩子,討厭父母的嘮叨和控制,不服老師的傳授和管教。他們中有的人,就放棄學業,用一時的輕松換來一生的自我嫌棄;他們中有的人,因此聞雞起舞,結果靠學習和成績來到了父母和老師都無法企及的開闊之地。
所以,孩子,如果你不愿被老師和父母管,最好從此刻起自覺管好你自己,這樣將來你才可能生活在能被自己支配的自由里。
你說:“學習太枯燥了,沒有游戲好玩。”
孩子,游戲的確好玩,它輕松有趣,自帶快樂。但3歲時你玩的游戲,現在看來已經很弱智,你早不玩了;6歲時你玩的游戲,現在看來也太無趣,你早舍棄了。如今的你,喜歡更有挑戰性的游戲。
因為破解復雜和超越難度才是人生的意義。那些一開始就選擇好玩和簡單的人,后來越過越難了。而一開始就選擇枯燥和艱難的人,后來卻會越過越好。孩子,學習和游戲并不完全對立。對立的是,你是先解決復雜的學習,還是沉迷于簡單的游戲。
你說:“比學習更討厭的,是考試。”
孩子,你不是一個害怕考試的孩子,只是害怕考試你沒有用功的科目,因為這會暴露你偷懶的問題,讓你感到壓力。
玩游戲時,你也知道:制服一頭魔獸的最好方法,不是躲開它,而是用更好的武器和裝備打敗它。所以,孩子,與其畏懼考試,不如靠努力打敗它。
你說:“考不上大學,有什么大不了。”
考上大學的那些人,的確不一定就非常了不起;考不上大學的那些人,也不一定就是失敗者,甚至有些人沒有讀過大學也成了名人,像愛迪生、華羅庚、李嘉誠……
但是,孩子,你要看清的是,人類歷史數千年,也只出過一個愛迪生。你確定自己是天才嗎?如果不是,就不要不屑于和大多數人為伍。
你說:“咱家不愁吃穿,我為什么還要學習?”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努力學習、文憑學歷都和解決生計、吃飽穿暖聯系在一起。而在開放富足的時代,不缺吃、不缺穿,甚至不缺錢的你們,因站在父母的肩頭,而擁有更好的起點,的確不必再為吃飯穿衣而苦讀。
但你不能躺在這個起點上,坐等吃喝,坐吃山空。因為,時代越發展,物質越豐盛,思想越超前,要學習的東西越多,知識更新得越快,競爭的壓力越大。所以,不缺吃穿的年代,更要好好學習。因為,解決了嘴的問題后,人們更注重腦的問題。
你問:“我為什么非要給你們考高分?”
你曾不止一次這樣對我說:我這次一定給你考個一百分。我這次一定給你好好練字。我這回一定給你寫篇漂亮的作文……
對于“學習是為了父母”這種錯誤認知,孩子,我愿你明白:你考一百分,媽媽為你高興,但掌握的知識都在你腦袋里,誰也偷不走;你練一手好字,媽媽為你鼓掌,但練筆的技巧都在你手上,誰也拿不跑;你作文寫得優美,媽媽為你驕傲,但美好的詞匯扎根在你心里,誰也學不了。
孩子,當你長大,成為一個知識牢固、書寫有力、文筆驚艷的人,你終將明白:你吃過的所有苦,都鋪成了腳下的路;你從未為父母而學,你都是為自己而學。
你說:“要是早點畢業,不再學習就好了。”
孩子,長大是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因為你會更強壯,去更多地方,見更多人,有更多想法和選擇的權利,做更多不同的嘗試和體驗。
我相信,你以后會恍然大悟:畢業并不比在校輕松,不過是上到更大更高的臺階上,和更多更優質的人競爭。因為,學習的終點不是畢業,而是生命的盡頭。
你問:“我要是學習不好,你還愛我嗎?”
媽媽愛你,因為你是媽媽的孩子,不管你是學習好還是學習不好,我都會愛你,這是一個母親的本能。但孩子,你有自己的使命和未來,那是媽媽無法替你完成的,也不是僅僅有媽媽的愛就夠的。你要自己去探索,去嘗試,去體驗,去經歷。而這一切,也是學習。
所以,孩子,媽媽愛你,和學習無關;而你要成為你自己,必須和學習有關。
你問:“學習是衡量一個人唯一的標準嗎?”
當然,學習不是衡量一個孩子唯一的標準,成績也不是審視一個人唯一的量尺。因為,在成績之外,生活還有無限廣大的外延和內涵。所以,除了陪伴你讀書學習,媽媽還帶你結交朋友,帶你出門旅行,帶你嘗試很多你沒有體驗過的事情。因為,媽媽希望,除了成績之外,你更是一個友好的人,明亮的人,勇敢的人,善良的人,智慧的人。
要成為這樣的人,不是簡單的書本知識和考試成績能夠囊括的,需要我們從他人他事、外物外界中學習,然后回到自身自心,變得自尊自愛。
孩子,媽媽知道,這10個問答,并不能解決你疑惑的全部。但媽媽相信,只要我愿意敞開心扉,向你靠近一步,你就會在學習之路上少一些迷霧。
愿你背上書包,明白為何學習,為何多練苦讀,為何踏實戒躁,為何精進付出。愿你走出校園,懂得何謂父母深情,何謂師長囑咐,何謂天道酬勤,何謂自我之路。
因為,總有一天,你會懂得:學習從來不是為了父母,人生舍此并無其他捷徑。 (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