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孩子的內驅力主觀能動性(如何提升孩子的內在自驅力)
大家都知道,真正有效率的學習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對自己所學的事物感興趣的時候,換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們想要孩子學習效率提高的話,那么一定要懂得去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但是很多時候父母們卻會忽略這一點。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在現實生活中能看到的大多數情況都是父母跟在孩子后面,用哄的、用“騙”的方式來讓孩子去學習,這樣子的方式實際上會讓孩子慢慢養成一種錯誤的思維,那就是,他不是為了自己而學習,這是在教育里面最容易遇到的問題,那就是孩子根本沒有搞懂自己的學習能獲得些什么,導致于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總是處于被人推著走,而自己卻沒有前進的動力。
要想能讓孩子開始懂得去主動學習,只能通過內驅力去讓孩子開始愛上學習。通過內驅力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學習,而不是保持那種錯誤的一直為了父母而學習,一直為了他人而學習的學習狀態

內驅力到底是什么?
內驅力,其實就有點類似于上面所說的興趣,它主要是通過讓孩子對自己所學的感興趣和好奇,才讓孩子會愿意主動去學習,當孩子主動愿意去學習的時候,自然孩子的學習效率會提高,同時也不需要父母在后面那么辛苦的鞭策孩子前進,激發內驅力其實就是讓孩子他們愛上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孩子自己會去想盡辦法了解自己所想知道的事情,這樣子的學習效率才是最高的。
內驅力主要跟下面的三個因素有關。
第1個是歸屬感,一般來說這個歸屬感指的都是父母層面所能給予孩子的歸屬感。有歸屬感的孩子往往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自己不管是做出什么樣的決定,父母們都會選擇支持自己。而父母的這種支持,不僅會給孩子信心,同時還是孩子歸屬感的主要來源。
第2個是自主感,自主感指的就是孩子擁有獨立做選擇的權利,一般來說在一個家庭里面,如果父母們對孩子控制的過多的話,那么孩子就會因為喪失自主權而對自己沒有信心,在教育里面最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孩子沒有足夠的自主權導致于他們沒有自主感,所以他們會對學習這件父母們關注的事情表現出毫不在意的感覺,缺失自主感很容易讓孩子對學習毫不在意或者有抵觸心理,這樣也就難以提高學習效率。
第3個是勝任感,勝任感可以簡單的說成是一個人在做某一些事情所能感受到的滿足感,一般來講滿足感來自于外界的夸獎和認可,在親子教育中,當孩子遇到自己的父母認可的事情,同時自己對這件事情非常擅長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勝任感,同時他會因為這種勝任感而對這件事情格外的感興趣。勝任感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自己擅長的事情會拼了命的想要去做,不擅長的事情,不管父母們是拉著推著,孩子都不愿意去做,其實這也就是勝任感對孩子的獨特影響。
激發內驅力可以帶給孩子什么?
激發內驅力所能帶給孩子的,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三個因素歸屬感、自主感、勝任感。
而擁有這三個因素所帶給孩子的有大只有三個。
第一,親子關系的親密。
一般來說,擁有歸屬感的孩子們的父母,都是愿意去相信孩子,愿意去支持孩子的決定的父母們。當父母們對孩子所做的決定的表態永遠都是支持和認可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跟父母的距離越來越近,親子關系也就越來越親密了。
第二,讓孩子會變得自信。
同時當孩子擁有這樣子父母的時候能帶給孩子的就是歸屬感和自主感。這兩個感受會讓孩子在為人處事方面擁有更大的自信,因為當孩子接受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支持和鼓勵,以后孩子所感受到的是,自己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那么他在做事的時候就是會因為自己的這種想法而更有底氣,其實這就是自信的一種表現。
第三,提高完成任務的效率。
這一點主要是由孩子的勝任感所影響,一般來說,當一個孩子擁有些能夠讓他有勝任感的任務的時候,在完成的過程中會用一種主動學習的態度和積極行動的方式去進行,這樣子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完成任務的效率,那么當孩子對學習有了勝任感的時候,自然孩子在學習方面就會突飛猛進,他會因為自己自身對學習的感興趣,選擇自己學習,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拋出以前的壞習慣,永遠是父母推著走的那種被迫學習的狀態。換句話說,合理的培養孩子對學習的信任感,可以對孩子的學習帶來很多的好處,其實這也就是激發內驅力所能帶給孩子的好處之一。
所以大概總結一下,激發內驅力可以帶給孩子的好處有許多,不僅是讓親子關系變得親密,變得更加自信,同時可以大大提高完成任務的效率。
可以從下面的五個原則出發
第1個原則在堅持的過程中要懂得把熱情和堅持相結合。
因為堅持準確來說只是一種狀態,而熱情是堅持的必需品,它不僅可以驅動孩子的堅持,可以讓孩子堅持變得更加的堅持,會讓孩子堅持變得有意義,孩子在這樣子的堅持之中也會得到快樂。
第2個原則就是父母要懂得給予孩子愛。
關于對孩子的愛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夠做到但是有的時候,父母們卻忽略了孩子的需求,過分的把自己的要求,用愛的名義來讓孩子接受這樣子的方式,其實并不是在,給孩子給予愛,而只是當成了小孩子施加壓力,父母們要做的應該是鼓勵孩子,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這也是激發孩子內驅力所需要的環境。
第3個原則是多給孩子一些試錯的機會。
有的時候父母們對孩子期望有可能會變成孩子的壓力,而更過分的是有的時候父母的這種情懷讓孩子不敢做錯事情,其實父母們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想法來多給孩子一些試錯的機會,就像上面所提到的自主感和歸屬感一樣。能夠讓孩子擁有這兩種感受的父母,一定是一個敢于讓孩子去試錯的父母們,當孩子真的做錯事的時候,也愿意給予孩子支持和理解的父母。
第4個原則是增加執行次數。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勝任感一樣,當孩子認為自己在某一件事情上很擅長的時候,他自然就會爆發,對于這件事情的濃厚的興趣感,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增加孩子都去做父母們想要讓孩子做的事情的次數,同時在做的過程中,父母們要結合鼓勵來讓孩子產生勝任感,慢慢的孩子就會變成父母所期望的樣子。
第5個原則就是教會孩子在面對失敗時該擁有好心態。
很多時候父母們對孩子的教育永遠只有謙遜教育,只要求孩子在面對成功的時候,要保持謙虛,卻很少提及當遇到失敗時,應該用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其實當遇到失敗的時候,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很重要,簡單的“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樣子笑對失敗,父母們也是要記得教會孩子。
總結,孩子的教育沒有“簡單”二字,很多時候孩子就是需要父母們在旁邊多去花一些心思,才能夠讓孩子朝著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去成長,而今天所提到的內驅力,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僅可以運用改變孩子對于學習的態度上,同時,結合上面的五大原則來對孩子進行“改造”,也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成熟。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