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洞見muye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眼看著馬上就要開學了,可當我在檢查兒子的作業時,才發現他的暑假作業幾乎沒怎么寫。
每天不是把自己關在房間打游戲,就是坐在客廳看電視。
好幾次,我催促他趕緊寫作業,他都充耳不聞。
叛逆期的孩子,還不能說太多,說多了就會和你頂嘴。
有次在氣頭上,我沒有控制住脾氣,甚至對他動了手。
事后,我總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一方面我不該動手打他,另一方面如何才能讓他明白讀書的意義,對我來說是一個難題。
于是,這件事便成了我的心結。
直到最近,無意間看了這三位父親的教育方式,我才明白自己到底輸在了哪里。
當孩子不想讀書時,不如帶他去這三個地方看看。
01
凌晨的街頭
浙江杭州的一位父親,兒子不想學習,喜歡熬夜玩手機。
一次,兒子又在凌晨玩手機,被父親抓包后,父親并沒有生氣,而是帶他去了街頭和菜市場。
凌晨四點的街邊,依然有很多小商販在擺攤賣菜,眼里透著無奈和疲憊。

凌晨四點半,菜市場燈火通明,菜販們已經開始了忙碌。

天一亮,就會有人來趕早市,所以他們要趕在天亮之前,把貨物上架。
看著滿臉疲憊,忙忙碌碌的身影,父親語重心長地告訴兒子,你知道他們為什么不睡覺嗎?
兒子搖了搖頭。
父親說,他們不是不想,而是為了生活,為了賺錢養家,根本沒覺睡。
你以為凌晨的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一切遁入了黑暗,現實卻非如此。
剛剛加完班,一臉疲憊從寫字樓出來的年輕白領;
為了幾塊錢快遞費,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
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已經變得熱鬧起來,人們開始了忙碌;
早餐店陸續開張,櫥窗里冒著熱氣;
環衛工走上街頭,把整個街道一點點打掃干凈…..
見過凌晨的街頭,你就會明白,城市并沒有因為黑夜停止運轉,人們也沒有停下腳步。
當孩子不想讀書時,那就帶他到凌晨的街上走走。
看看那些為了生活奔波的人,讓孩子知道,成年人的生活里從來就沒有容易二字。
沒有誰的生活是容易的,所有人不過都是在咬緊牙關硬扛罷了。
讀書是很苦,可讀書的那點苦,比起生活的苦,真的是微不足道。
告訴孩子,當他在抱怨學習又累又苦時,有人比你要累十倍,百倍。
02
自己工作的地方
安徽淮南一位做廚師的父親,兒子厭學,不想讀書了。
于是,父親突發奇想,帶著兒子到自己工作的廚房體驗顛勺。
鍋很沉,兒子顛了沒幾下,胳膊就抬不起了。
可父親一邊聲色俱厲地讓他繼續顛,一邊告訴兒子,讓你試試,到底是我手里的鍋重,還是你手里的筆重。

最后父親說了一句“我要是當初好好學習,也不至于落到這個田地”,然后揚長而去。
孩子沒有見過父母工作的環境,沒有體驗過父母的工作,就不知道賺錢的不易。
只有讓孩子體驗父母工作的苦,賺錢的難,孩子才會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一位搬家公司的父親,一人扛著一張床下樓,他不是走下來的,而是跪著下來的。
幾十斤的大床壓在他瘦弱的肩膀上,站起來的話,床會頂到天花板,他只能跪在地上,一步一個臺階地倒退著下樓。

一位做裝卸工的父親,肩上扛了整整十五包大米。
大米摞起來的高度,比他整個人要高出很多很多,看上去他的肩上就仿佛扛著一座山。

肩上扛的是米,是生活,也是希望。
做卸貨的父親,將50斤一袋的飼料不停搬運,30秒時間搬了2000斤,速度之快,讓人覺得他根本不是血肉之軀,更像一個機器。

很多網友看了,留言讓這位父親裝慢一點,可父親解釋說裝慢了就會被開除。
而且裝慢了,賺不到錢,只有快了才能多賺一點錢。
你根本不敢想象,搬一噸貨物,只能賺到兩塊錢。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了,就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
讓他看看父母是如何辛苦賺錢的,讓他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和辛苦。
父母在外辛苦賺錢,飽受冷眼和責罵,沒有一句怨言;
寒冬酷暑,不介意出去做一份短工,想著至少能給孩子買幾本參考書;
父母生病了也不敢請假,還要咬牙繼續去工作賺錢……
而他坐在寬敞潔凈的教室,風刮不到,雨淋不到,太陽也曬不到,又有什么理由抱怨讀書苦呢?
讓孩子知道,當他在抱怨讀書苦時,父母賺錢養家比他煎熬一百倍。
03
工地
最后,是一位山東濟寧的父親。
孩子調皮不好好學習,父親就想帶他到工地去體驗干活。
天剛亮,父親就帶著孩子到了工地,天氣很熱,不一會兒,孩子身上的衣服就濕透了。
孩子干得活很簡單,把車下的土清理到一邊,可還沒干多久,就沒力氣了,他想停下來休息又害怕父親責罵,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干。

到了晚上,父親來到孩子身邊,問他感受,孩子抬起頭看著父親,堅定地說道:太累了,上學好。

聽了這句話,父親帶著孩子離開了。
一天的工地體驗生活,讓孩子深刻體會了,如果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得受生活的累,這樣的教育方式比打罵、講道理更有效果。
看過一條視頻,女兒到工地去找父親,看到父親一個人在卸一大車的水泥。
女兒一下子崩潰了,跪在父親面前,央求父親別再干了。

可不干能行嗎,孩子要讀書,生活還在繼續。
父親扶起跪在地上的女兒,告訴她,爸爸賺錢是為了讓你讀書,然后又繼續干起了活。
這個女孩,她見過父親在工地最辛苦的樣子,在學校,她還會不用功讀書嗎?
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可如果不是別無選擇,又有誰愿意在工地賣苦力賺錢,而不愿意坐在高檔的寫字樓。
一個作家在寫給兒子的信中說道: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工地體驗體力勞動的苦。
告訴他,如果你不讀書,失去的是選擇的權利。
這個世界,沒有那么多的公平,而讀書是唯一的公平。
如果你連這唯一的機會都把握不住,換來的或許就會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
為人父母,我們總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卻還覺得不夠。
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讓孩子在溫室里長大,導致絕大多數孩子看不透生活的本質,更無從理解讀書的意義。
帶孩子感受成年人世界的心酸和不易,就是要讓孩子知道,讀書雖苦,可那是ta看世界的路。
最后請告訴孩子:
“沒有人可以和生活討價還價,想要多一些選擇,就要多一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