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一部分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不愿意與自己交談,哪怕是孩子受到了欺負,或是身體不舒服,學習上的問題等等,都不會跟父母說,就算有親人去世了,對他來說也不痛不癢,在生活中也不愿意幫助同學,對待父母也是一樣沒有一絲孝順之心,行為越來越自私,不少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為什么孩子長大了不但沒有變得懂事,反而越來越自私冷漠。

一位在某平臺擁有數百萬粉絲的年輕up主在建黨一百周年期間,穿著日式服飾洛麗塔在旅順館門口跳著日本的宅舞,視頻一發布就受到網友們激烈的反感,要知道旅順館可是記載日軍在旅順暴行的地方,之后她只是發表文字不痛不癢地道了個歉而已,最讓人心寒的是她的粉絲還在為她辯解,這位up主還是念過大學的人,真想知道現在的教育是怎么了?
曾經有這樣一則事情引起眾多家長討論,在泰興濟州的一所學校進行一場平時的小考,考場十分寂靜,監考的音樂老師突然趴在桌子上痛苦地呻吟,可學生們卻無動于衷,考試結束后,老師沒有下來收卷,學生們主動上講臺交卷,卻沒有一人關心老師,老師病逝了。家長們知道此事后,認為孩子的冷漠是學校教育的缺失,但家長的責任才是最主要的。

孩子冷漠自私,行為表現大多很突出
1. 對待周圍的人
孩子越來越冷漠,會對家人朋友都十分冷淡,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少,人際交往也會越來越差,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不受歡迎,很難融入集體,就算是身邊親近的人受傷了也不會難過,只考慮自己的得失和心情,經常拿別人短處開玩笑斤斤計較等情況,這類孩子讓人難以琢磨,也是非常可怕的。

2. 沒有愛心
現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相比,總體的來看是沒有以前有愛心了,就比如學習組織的捐款活動,在以前是挺受孩子們歡迎的,都想為災區人民出一份力,可是到了現在,雖然孩子們的經濟條件比以前好了,但是卻越來越抵觸這種活動,不愿意幫助他人,也缺乏同情心,不可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3. 情感認知障礙
這類孩子一般不能正確地認知他人的情感,還有可能會有記憶障礙失語癥,癡呆等癥狀,學習過程中也缺乏靈活性,沒有思維邏輯,自卑,無助,精神差,對孩子的生活也有極大的影響,社交問題就是更不用說的了,孩子可能無法理解某種情感的意義,容易讓他人對孩子又不好的偏見。

孩子冷漠自私,其實和家庭教育有直接關系
1. 父母關系不和諧
如果父母關系不和諧,那么孩子的性格可能就是,易怒、孤僻、情緒化、自私冷漠。父母經常吵架,孩子天天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脾氣相對也會不好,內心更加不會快樂,長大之后也會情緒操控,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2. 缺乏情感需求
孩子小時候都會哭鬧,但是很多家長嫌煩強行阻止孩子,不許孩子哭,還有很多家長由于工作太忙或是其他原因,沒有回應孩子對自己的情感,這都是導致孩子情感越來越少的原因。
3. 競爭教育
現在學習競爭越來越猛烈,很多家長都要求孩子把學習擺在第一位,從小就要拼命學習,教育要比別人的成績好,在這種成長環境下,孩子身邊的人不是朋友,而是對手,不會去想著別人好,只想超過對方,所以就會有冷漠自私的行為。

面對孩子的“漠視一切”行為,正確的心理引導更重要
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懂事后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孩子的想法后要及時糾父母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后,糾正孩子的錯誤思想,不能忽略或者壓制孩子的想法,不要總是以自己的思想來要求孩子,他們也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能嘲笑或者打斷,要聽孩子講下去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們。

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
很多家庭都做不到民主,缺乏民主的家庭會壓抑孩子的性格和創造力,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環境,即使不能給孩子自己的房間,也要給孩子有一個自己的領域,比如給他一個自己的書桌,給他一面墻掛上自己的作品。家庭溫馨也很重要,父母不要在孩子 面前互相攻擊,多制造溫馨的家庭話題,跟孩子做出有價值的約定,孩子表現得好可以給予獎勵,在孩子睡前說一句“晚安”提高孩子自信心,增強親子關系。

盡早培養品格教育
到孩子對好壞、對錯、美丑有一定認知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品格,糾正說謊,培養誠信,不能打罵,先問清楚孩子為什么撒謊,再耐心跟孩子講清楚道理,言傳身教,培養禮貌,家長先要給孩子做出榜樣。
可以先從早上跟爸爸媽媽說早安開始,慢慢地教育孩子禮貌問題,經歷體驗,培養愛心,首先,家庭成員要相互關系,在外面看見有小朋友摔倒了,讓孩子去幫助,帶孩子做公益活動,把讀完了的書,穿小的衣服,和不要的玩具捐贈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們,讓孩子感受助人之樂。

自私冷漠的孩子,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家長不要只重視孩子的成績,孩子內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想要孩子變動的自信開朗,父母就先從自己做起。
這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你對孩子冷漠自私有什么看法?你家的孩子有這種問題嗎?請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