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出生了比較焦慮,我想咨詢了一些做心理咨詢的朋友。
她們的孩子一歲半,叫小小,我說孩子比較小,我們溝通比較順暢,平時就是一起玩耍,說得多了,我也會聊些以前的事,比如孩子今天很開心,放學后告訴我她在幼兒園遇到了什么事情,有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在和她聊天的時候,我們也會經(jīng)常說說,她之前有什么不開心的,哪些事讓她感到很難過。有些時候我們還會說一下孩子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但是這并不是說說孩子什么都沒有發(fā)生。當然,我們說孩子的一些不開心的事,就會導致我們的孩子比較焦慮,從而引發(fā)我們的孩子的焦慮。
所以,我們盡量在和孩子的溝通之中,要盡可能地把事情向孩子講,而不是說孩子什么也不知道。我們平時就要多跟孩子說一些,我們今天去公園玩了啊,你看見很多小孩在那里玩了嗎?如果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辦呢?我覺得我們應該把事情向孩子說清楚,讓孩子知道我們在乎他。比如說,我覺得去幼兒園是不是應該要遲到了,可以跟孩子說,媽媽知道你不開心,但是媽媽現(xiàn)在有點著急,因為我們之前說好了的,你可以晚去一會,你會比媽媽更難過,所以我們提前準備好嗎?如果孩子不愿意,那么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去分析原因,然后解決問題。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3、用“面”的面說出不愿意去幼兒園的原因
我們家長會認為面子這個東西是小孩子需要的,所以他要去面子,所以家長要注意給孩子面子。
比如說,孩子不愿意跟家長去幼兒園,我們家長就不要面子了,可以用“面”的面說出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我覺得可以用面具去理解,因為,面具是我們所有人的一個心理保護殼,它就像一個保護傘,保護著我們家人和寶寶的安全。
我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給她買了一個面具,我拿到時,女兒高興極了,臉上洋溢著笑容,摟著我的脖子撒嬌說:“媽媽,你不擔心啊,我很幸福,你放心!”
“媽媽,你辛苦了!”我說,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了,有什么事媽媽給你提醒一下。
其實我就是隨口一說,我可知道你肯定不會這么說,等我和爸爸把面說清楚了,媽媽立馬就會接過面說:“媽媽,今天晚上的碗還沒洗呢,趕緊去給你洗吧”
女兒聽我這么一說,也爽快地答應了。
到了晚上的時候,女兒躡手躡腳的走到客廳的燈上,等到我?guī)退龔拇差^柜取下來一個帶有拉鏈的袋子,一按照里面的鑰匙,啪的一聲,鑰匙就被關掉了,她說:“這個袋子是干什么用的呀,這么多東西,媽媽的袋子已經(jīng)被我扔出去了?!?/p>
“你把鑰匙插進去,我也不知道”女兒指著那個袋子說。
“是什么,媽媽說不知道”
我蹲下來,摸摸她的頭,“是不是生病了”
女兒說:“沒有呀,我沒事”
“是嗎?”我問。
“媽媽,你要是知道我有什么開心的事情,就可以告訴我,媽媽?”女兒說。
“嗯,我不開心啊!我媽媽不開心呢!媽媽生病了,你是不是也有一點難過呢?”我輕輕地問。
女兒點點頭,那個男孩突然對我說:“媽媽,你要是知道我有什么難過的事情,你就可以陪我一起去公園散步了”。
于是我和女兒輕松地笑了,就這樣,在我們4人愉悅的氛圍下,我和女兒的心情就變得無比輕松,我決定要離開了。
其實我的女兒的心里面臨著很多的棘手的問題,我們母女倆在相處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的摩擦,但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在思想上都是平等的,也是彼此尊重的,當我們的思想不一致的時候,我們要去找事情的關鍵所在,去思考發(fā)生了什么,去找到有意義的點,去努力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