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孩子做什么都慢怎么辦?焦慮孩子的學業、焦慮孩子的表現、焦慮孩子的朋友,等等。我們經常遇到的家長問我,老師,我的孩子一直很慢,很多事情都做不好,我們怎么辦?
當然,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怎么辦,才能對孩子的成長有所幫助呢?今天,我想把我們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和我們的焦慮和擔心,羅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第一,把問題弄清楚。很多家長把孩子成長的目標設置得很清晰,但是,給孩子設定目標,一定要因人而異。比如,讓孩子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通過體育鍛煉,孩子的身體素質就會得到很好的提高,而且經常參加運動,孩子就會有很好的身體素質。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二,不要讓孩子覺得學習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孩子需要的是快樂的學習,孩子需要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家長要理解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感受到學習不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第三,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很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采用嚴厲且帶有懲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結果往往是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重。很多家長說,自己是為孩子好,但是他們卻做出了不好的榜樣,最后導致孩子不聽管教。
第四,尋找替代的方式。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游戲,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較集中的。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有挑戰性的益智類游戲,既可以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還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新鮮,而且在游戲中孩子是最容易接受的,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討論游戲中的規則和細節,這樣既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游戲的規則,又可以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和自控能力。
第五,家長要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次數。很多父母會說,自己也想盡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但是卻屢教不改。所以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在孩子面前看手機的頻率,減少在孩子面前看手機的次數。
第六,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爬山,一起去圖書館,一起去運動,一起去散步,一起去購物,一起去做公益,讓孩子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溫暖。
第七,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多接觸社會實踐,接觸社會,感受社會的美好。
有些孩子上了大學后,可能就覺得游戲跟現實沒有什么關系了,其實這就是家長對現實生活沒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
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孩子能夠感受到這種虛擬世界的快樂。
當孩子體驗到這種快樂的時候,他就會遠離虛擬世界去尋找其他的樂趣。
為什么很多家長會說,這個問題很嚴重,因為家長本身就是“網癮中年人”,自己都不怎么會上網,孩子怎么會“網癮中年人”呢?
現在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了,他們不用出門,不用去工作,不用去做事,但是他們仍然會玩游戲,聊天。
一個游戲的內容就是這個游戲的背景音樂,打打殺殺殺殺,讓他們的現實生活充滿樂趣,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樂趣,所以他們自然不會在虛擬世界里去尋求滿足感。
對于孩子來說,如果父母能夠多花時間去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游戲,一起去散步,去運動,去旅行,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樂趣,慢慢的孩子就不再需要通過虛擬世界去尋求一些快樂了。
最后,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為規則是需要建立在事先的,父母要了解清楚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按規矩行事,制定好的規則,不能違反,如果孩子違背了,也要接受懲罰,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讓他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
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就不會讓孩子有手機癮
事實上,對于很多孩子來說,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孩子把玩手機看成了一種心理上的癮,是有問題的。孩子的自制力不夠強,過度使用手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而且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怨恨”心理,他們會更加的不愿意聽話,尤其是有些孩子在內心深處,會產生一種“怨恨”,甚至還會產生報復性的叛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