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青少年厭學在線心理咨詢師 管心營 管心營 游學營 心理成長
指導過的青少年中,有超過一半是厭學的。對于厭學的咨詢,尤其是小升初的厭學,尤其是初三和高三的學生來說,幾乎是天都塌了。
小李是今年的應屆高考生,在大一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的關系,把他留在老家上學。小李就一個人在老家,所以很少和父母在一起。他也不愿意和爸媽聯系,爸媽一有什么事,他第一時間就打電話給爸媽。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漸漸地,他和爸媽的交流越來越少,尤其是過年的時候,一轉眼就待在自己的房間里。吃飯、睡覺、玩手機,甚至寫作業的時候,也要把房門鎖起來,等著父母一早就關了。
每次父母來找他,他都會和爸媽說自己在學校被打了,會被罵。而且脾氣變得很壞,經常性的破口大罵。
前段時間,小李媽媽在網上看到了一段視頻,視頻里的小李爸爸媽媽在互相指責孩子。視頻中的爸爸媽媽都在指責小李,有的還會指責父母工作不認真。小李就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不愿與父母溝通交流。
視頻中的小李,是在爺爺奶奶的打罵中長大的,沒有感受過什么是愛。小李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他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每次他一出來,爺爺奶奶都會拿起小李的手機看。小李的母親是開豪車的人,逢人就夸他。小李又像變成了“悶葫蘆”,什么都不愿意跟爺爺奶奶說。只有在爺爺奶奶面前,小李小李特別聽話。
后來小李想要玩手機,被小李的爸爸看到了,便把手機沒收了。但小李沒想到,他竟然用離家出走的方式來抗議。只是為了讓家中的大人能多陪陪自己,哪怕只是一個視頻通話,都能讓小李憤怒難受。小李的父母為此表示非常傷心,也知道孩子沉迷于手機的后果嚴重,但為了能讓孩子放下手機,也為了能讓孩子理解和聽話,就只好強硬地搶奪手機。
于是乎,孩子每次玩手機都會大哭一場,摔壞了手機。爸爸看到手機被砸壞了,便幫小李出了一個主意。于是,父子倆人馬上前,將手機全部沒收。
當然,也沒辦法,不能完全隔絕孩子與手機。如果孩子偷偷摸摸,必須要實施這種嚴厲的懲罰措施。
但是,小李的爸爸有新的想法了,他開始思考:為什么我總是去阻止孩子玩手機?甚至還會用一些“比較”的話來糾正孩子。
看到孩子的行為,小李爸爸的第一反應就是,女兒很有可能是玩手機成癮了。他聯系了女孩的媽媽,希望了解孩子玩手機成癮的情況,并在孩子生日的時候,將孩子的手機沒收。
而小李的媽媽發現異常后,也不知道怎么辦,便帶孩子去咨詢了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在小李的手機使用上面,幫小李進行了疏導。
在咨詢師的指導下,小李的情況才有所改善,在接下來的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處理孩子玩手機的情況,變得更加的簡單了。
01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玩手機
1. 和孩子進行溝通
溝通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家長要學會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再進行合理的引導。
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不要只局限于一個目的,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家長要懂得和孩子進行溝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2. 給孩子講一些網絡成癮的案例
在小李的案例中,他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孩子在上網玩游戲的時候,他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總是會不斷的去尋找一些他所感興趣的東西。
因為他覺得這樣的行為很有趣,所以他就會很想去這個地方,所以他就會不斷地去尋找一些他認為非常有趣的東西,這就是網絡成癮的一個典型特征。
網絡成癮的現象,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可能就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小李的爸爸應該從小就給孩子講講上網成癮的危害,比如說當孩子喜歡玩網絡游戲的時候,爸爸可以跟孩子講一些網絡游戲的危害,比如說網絡上有些話說的很有意思,你如果去認真聽講的話,可能會更好。但是你會發現有些話是聽不進去的,比如說一些話,比如說一些話,而網絡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工具。
這也是因為網絡游戲里面的各種內容對于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能夠學到知識,就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當孩子有了這些好的品質,就不會沉迷網絡,可以安心的學習。
所以,小李建議,父母要給孩子從小開始就要培養孩子多讀書的習慣。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規定孩子什么時候可以玩游戲,什么時候不能玩手機,到了規定的時間就要準時和孩子道別,去睡覺。還可以和孩子制定一些獎勵措施,每天按時起床,按時完成作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