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拿糖去哄不聽話的孩子,的確是有很多家長犯過的錯誤,用糖滿足孩子,想要他們不被糖所傷害,但是為什么不來問自己兩個問題呢?
其實,除了糖的壓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人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規矩來,來要求孩子應該怎樣,不能怎樣,如果這些大人說的話,孩子有反抗的心理,大人就覺得孩子就是要挾大人,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來看待,有這樣一種信念的時候,這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家長和孩子之間相處的每一次矛盾,每一次矛盾都是孩子從天使變成惡魔的轉折點。家長總是在孩子面前逞能,孩子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敢讓家長了解自己真實的想法,總是按照家長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或許孩子的想法是對的,但家長的言語和行為中摻雜了太多的不信任,這對于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很大的打擊。如果家長的表達方式真的很不錯,能夠表現出對孩子的尊重,孩子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轉變。
02
我記得在一次演講中,有一位演講者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在一次交流中,主持人問孩子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孩子們都說,他怕疼。但是主持人反問:“如果打你的孩子,你會打他嗎?”
很多家長卻說:“打回去。”
主持人不解,又問:“打回去,你會打回去嗎?”
孩子們紛紛舉手說“打”。
主持人問:“那你打回去會不會被打?”
孩子們立刻回答:“不會”。
接著主持人又問:“那如果打回去會不會被打?”
孩子們回答:“不會打。”
主持人繼續問:“如果打回去會不會被打得更厲害?”
孩子們再次回答:“不會”。
主持人繼續問:“為什么會被打呢?”
孩子們的回答:“因為打回去他們會更厲害。”
孩子們回答:“我會很厲害的。”
主持人不解地問:“為什么會有這么厲害的人?”
孩子們回答:“因為他們打回去時很快就會被打回去。”
“打回去,是不是很簡單呢?”
孩子們不知道答案。
“所以你會不會被打的很慘?”
孩子們不知道答案。
主持人繼續追問:“如果其他孩子可以用回聲語言取得勝利,那么你是不是可以用回聲語言來鼓勵其他孩子呢?”
孩子們搖了搖頭。
主持人繼續問:“那如果其他孩子可以用回聲語言取得勝利,你們是不是可以讓他獲得更多的勝利?”
孩子們并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問:“那如果其他人不會用回聲語言,你們是不是也可以用回聲語言來表示,自己并沒有掌握米勒怎么才能取得勝利呢?”
孩子們一致回答:“我也是。”
看起來就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卻道出了很多孩子為什么用回聲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No.02
有哪些技巧,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呢?
我們要清楚的知道,孩子們的回聲語言比起我們來說要困難的多。
1、 傾聽
《被忽視的孩子》的書評是這樣寫的:
言語是人類最基本的溝通方式,是人們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情感。
我們成年人是需要有智慧的,也是需要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而孩子的表達能力正是我們構建語言的關鍵。
你的一言一行,一方面會影響到孩子,另一方面也會直接影響孩子對事物的態度。
語言是最直接有效的工具,孩子若是語言能力尚且尚未成熟,那么就很有可能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情況,所以,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會說話,而不是我們說什么他就聽什么。
學會說話,也是一件需要我們用心的事情。
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不僅要養精蓄銳,更要善于激發孩子的興趣,只有讓孩子“動起來”,我們的語言才能發揮出神奇的力量,推動著孩子不斷成長。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在他的耳邊哼唱,而不是在他耳邊一直講道理。
告訴孩子:“寶貝,你可以放輕松一點,只要保持良好的狀態就行。”
我們對孩子的高期待,同時也可以從他生活的環境中找到一些樂趣。
如果我們在家里,也可以通過刻意練習養成一些有益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起床,看看書,鍛煉身體,聊聊天,到點下班后自己定下來玩一會,再困的時候把手機放下來。
如果我們偶爾因為某些事情發生情緒,覺得煩心不起來,可以學著去享受生活,打打球跑步,聽音樂舒緩的輕音樂,運動的時候去跑步,或者散步,喝咖啡,打麻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以上這些習慣都會讓你感到愉悅,讓你充滿能量,讓你變得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