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孩子不聽話算了,也許就意味著沒有機會
孩子不聽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然,我們不想承認的是,孩子也可能會犯錯,就像天性里的孩子為什么總是讓人討厭。
如今社會中,有很多父母都會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成為他心中的那個樣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不可取。
“你只要學習好,其他的都不用管”
“只要學習好,其他都不用管”
“只要學習好,其他都不用管”
“只要學習好,其他的都不用管”
“只要學習好,其他都不用管”
“學習不好,那都是活該”
“我就要學習,拜托您了”
這樣的話,我們經常掛在嘴邊,從父母嘴里說出來,可真的不是想要孩子成為一個學習很好的人嗎?好像學習很重要,是一種人生意義嗎?
我真的很想明白了,為什么孩子會這樣對待學習。
在學校的時候,我從來不問老師,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總是問孩子,不管孩子在學校里和誰一起玩,當發現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我都不會說“你學習不好,有什么用,就是你自己不爭氣”,因為我知道這句話的正確,為什么在他們的心里,就只有學習不好,沒有其他的優點。
我告訴家長,這是孩子對我說的話,我不知道他的媽媽怎么回答我的。他說,她想讓孩子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學習。
很多家長會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認為優秀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好孩子”,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就是“壞孩子”,甚至認為是“壞孩子”。
這些話在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在孩子厭學、不想上學的時候,自己就會出現焦慮、抑郁、暴躁、冷漠、不關心孩子的情緒,甚至還會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給孩子的心靈上造成了傷害。
我跟朋友說過,她確實對孩子非常關心,但是,她卻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了不少的錯誤,一直把這些都數落給孩子聽,結果導致孩子產生了反感和抵觸情緒,怎么糾正都不聽,而且親子關系也越來越差。
其實,如果孩子小的時候,經常被家長這么說,會慢慢地影響到他們的性格,不管是自信心還是自卑心理,這都會影響到他們長大以后。
所以,為了孩子好,請不要用這種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否則你永遠也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想要孩子變好,從小家長要多鼓勵,少批評
很多家長認為,鼓勵孩子就是讓孩子多么地認真,所以對孩子的評價并不是很高。其實不然,鼓勵恰恰相反,鼓勵恰恰是我們最需要的。
表揚孩子的正確姿勢
當孩子學習進步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表揚孩子,例如:你今天上課很認真聽講,沒有犯任何錯誤。而不要把孩子提出的錯誤看成是對孩子的挑戰。比如:你昨天的作業完成的很好,明天上課的時候一定能夠認真聽講。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認真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在認真的學習,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家長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媽媽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
你可以這樣說:“孩子,你今天的作業完成的非常好,媽媽相信你,會很快就完成作業的。”這樣對孩子起到積極的鼓勵作用,孩子也會因此會在你的暗示下變得更加積極。
父母的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在充滿著信任的環境下成長,父母給孩子提供了最安全的環境,會讓孩子感到自信,可以更加相信自己,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所以家長不要總是以自己的思想去教育孩子,只有對孩子保持著穩定的態度,給予孩子信任,孩子才會向你敞開心扉,家長也才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一個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