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是一種神經科學、認知行為治療、社會互動治療和藥物治療,主要適用于輕度精神障礙的治療,且對患者在一定時間內加強管理,療效明顯。在此同時,有患者家屬反映,藥物治療是非常有效的,能立刻見效,但是伴隨患者情緒波動比較大,甚至變得特別焦慮、緊張,“就像我們服用的是碳酸鋰,讓人覺得服用碳酸鋰會立刻死人。”對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治療,北京安定醫院心境障礙病房主任錢忠林建議,最好的治療藥物是心境穩定劑。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心境障礙,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規律。在臨床上,患者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這個可能會有一個過程,但是希望患者家屬要謹慎,以監測患者是否出現波動、反復,多方面考慮患者的病情,一旦患者的情緒穩定,出現什么癥狀,就可以用藥。”錢忠林說,“對于疾病患者而言,只要盡早接受規范化治療,大部分患者是可以達到臨床治愈、回歸社會的。”
圖/視覺中國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來自北京安定醫院的患者家屬:
周敏雅
我覺得自己應該積極治療,千萬不要給自己和家人增加心理負擔。“從去年開始,很多家庭都出現了變故,最主要的是生活越來越糟糕,出現大幅度減少的外貌改變,所以說要遠離高危職業病,健康管理好自己。”
童瑤還透露,近年來,家長的期望很高,也都是希望孩子將來能考上重點高中,“但是現在孩子的學習條件好了,升學壓力又變高了,考不上好學校,會很難受。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學生,家長給他更多的期望和壓力,加上很多父母工作不順心,缺乏陪伴,很容易誘發‘開學綜合癥’”。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精神科醫生、市心理咨詢師王芳表示,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許的“開學綜合癥”,如果家長得知孩子有“開學綜合癥”,千萬不要一味責罵孩子,更不能批評孩子,否則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甚至給孩子的內心留下陰影,造成厭學的后果。
今年7歲的婷婷,因為“暑假作業沒寫完,開學沒寫完”而被老師勒令回家。
婷婷今年剛上一年級,卻在開學后的第二周開始,出現頭痛、失眠、胃痛、惡心、厭食等不適應癥,嚴重時甚至出現割腕自殺的行為。
婷婷媽媽發現后,立即帶女兒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婷婷不是因為吃了藥才開學后出現上述癥狀,而是因為在學校放假期間,每天在家的時間都被父母加緊壓榨。
父母再三逼問婷婷才說出了實情,原來婷婷是因為不想上學才裝病的。而父母認為孩子裝病,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了,便嚴厲地要求婷婷必須要在學校好好學習,不能再說謊,否則就會被老師批評。
婷婷感覺到父母并不理解自己,內心變得越來越焦慮,不愿意去上學,以至于每天除了睡覺就是玩手機。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正是他們的假期生活過于單調,無法給孩子帶來快樂的生活,導致孩子開學后不愿與同學及同學老師相處。
3. 當孩子說出“不想上學”時,父母不要過于武斷地做出評價,而是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當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時,父母不要過于武斷地對孩子說“不上學就要撿垃圾”,而是要了解孩子對于去學校是抗拒的還是有更好的選擇。
大多數孩子不想去學校是因為討厭學習、厭惡學習、害怕學習等負能量的負面情緒,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去上學,是因為他們在校園生活中出現了一些應激事件,比如被老師批評、同學奚落、甚至是遭受了校園霸凌,這些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疏導和排遣,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暴躁、敏感、膽小,甚至叛逆。因此,父母要善于觀察,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幫助孩子疏導情緒,找到他們厭學的原因,并且幫助孩子建立起積極的情緒記憶。
02消除孩子的學習倦怠,父母應從改變家長自身做起
1、家長要轉變觀念,接受孩子的現狀,不把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
家長不能接受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那就是拖累、偷懶,這當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家長首先要對孩子的學習狀況做一個全面客觀評估,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進步空間,對于孩子在學習上的不足之處,給予適當的“寬容”,多對孩子進行鼓勵,不要盲目地批評孩子,批評的話可以直接指出孩子的具體問題,但不要過分指責孩子,也不要強調孩子,避免出現打擊孩子學習積極性。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這對于孩子來說,學習的獨立性培養、認真完成作業是非常重要的。
但并不是說要培養孩子全部都是自己的事情,應該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孩子就能有成就感,對于學習也就更加有興趣了。
3、家長要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
家長要時刻監督孩子的學習狀態,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對于孩子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