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堵超市門不能進,你吼一句,他回十句,你吼兩聲,他跟你唱一句,反正他就是不聽話,關乎社會的良性發(fā)展,這些小不點都被扼殺了。
前兩天,咱們家買了一套上海家具,裝修設計得很高大上,帶著一個像樣的正方形,墻上是一個紅色的小印章,好像在給大家做宣傳,這就是一個成長的印記。
圖片來源:pixabay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幾天買的東西,朋友都放在家里了,不管什么品牌,包括車子、衣物、鞋子等,朋友給我推薦的都是:回家就給孩子用,也不用提前約定,每天接送,每個時間段插上兩三個電話,方便隨時隨地可以和孩子聯(lián)系,不管是你工作和生活,還是我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電話。
我記得非常清楚,有一次我被他父親跟他聊起來打電話,兩個人一聊就是20分鐘,聊得酣暢淋漓。第二天我就帶他到學校去打了個球,約了同學去打球。
我問他有沒有跟誰打球,他說自己打球的很帥,人緣好,但是打籃球的時候籃球就壞了,朋友對他非常不滿,不停的跟他發(fā)脾氣,就說打球打的太久了,他就把籃球砸到地上,發(fā)脾氣。結果,把他爸爸都嚇得腿都軟了。
大家都不喜歡跟孩子玩的朋友,他卻跟我說:孩子玩的挺好的,在教室里也玩得挺好的,但是他們往往一個班都玩得不亦樂乎。
這個時候,我突然覺得孩子們是一群孩子在一起玩,特別羨慕他們。他說在學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不喜歡一個人,也不跟他玩,總是自己一個人。
剛開始我還會耐心的引導孩子,后來孩子終于同意跟我一起玩。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孩子跟我一樣,也有自己的朋友。他跟我一起玩的時候,我也能一起聊天。
我很好奇,問他怎么知道我跟朋友一起玩的,他說是他帶著幾個孩子一起玩的。
我覺得這孩子真聰明,雖然我們是不同的城市,但是我依然可以交到朋友。
所以,他就覺得我跟他沒什么好聊的,我就喜歡跟他在一起玩。我給他一個觀念:喜歡一個人很正常,但是對方可能會偏心,從而給他一種錯覺:他也沒錯。
當然,孩子不跟父母玩了,還有更多的原因,比如缺少父母的陪伴,比如說父母忙于工作,或者跟爺爺奶奶一起玩,覺得父母不陪自己,或者父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陪伴,還有一種就是沒有把感情放在孩子身上。
很多的父母都是工作狂人,一天到晚圍著孩子轉,給孩子的都是滿滿的愛,想孩子卻忙著自己,又忙著應酬,孩子需要的也只是親近父母,需要有人陪伴他,而不是游戲。
3、同伴的影響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他最在意的就是同伴的影響,而不是父母的行為。
孩子需要同伴的認可,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他也會去接觸同伴,自然會將同伴的榜樣當成榜樣去學習,在學校的情況下,孩子接觸到的人就是老師,孩子的品行在潛移默化之中都會受到熏陶,他也會更加的相信人,在此基礎上,他也會更加努力地去迎合同伴的心意,幫助同伴提升自己。
在游戲中,孩子得到的更多是一種認可,也讓孩子感受到了與他人交流的樂趣,從而增加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4、尋找替代品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可以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者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讓孩子從戶外活動中得到樂趣,并且還能夠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比如可以引導孩子在很多有趣的游戲中,主動去探索,并且有問有答,孩子在這過程中,也能學到很多知識,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知識了。
大家都知道孩子不聽話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但是大家卻沒有想過,孩子不聽話,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只有了解了原因,那么才能真正地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