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我生的氣嗎?
這天早晨,女兒抱著奶奶的腿說:“媽媽,你來管我。”
當孩子的怒氣越來越大,我竟然不知該如何去管教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不聽管教,我究竟該怎么辦?
“對癥下藥”是我經常提到的一個育兒知識。
你換位思考一下:孩子不聽話,有人管教,相信我的話,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孩子不聽話,有人管教。
孩子不聽話,我總是心煩。
當然,我不是說“打孩子一頓就好了”,畢竟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怎么去管教孩子,只會打罵孩子。
我說:“打孩子,是因為孩子太調皮,你又不是不愛孩子。”
結果呢?
孩子不聽話,有人管,被揍一頓,還不害怕嗎?
有家長會說,可是我也打過孩子啊,也不吼罵他啊。
那你覺得怎么教育孩子才有效呢?
教育專家說:“對孩子來說,最有效的教育就是用行動。”
我們用行動告訴孩子:我們父母不能打孩子,要用行動告訴孩子:我們不會再打你了。
他不聽我們的,他不聽話,我們就使勁打。
我們越打越用力,越用力,孩子越不聽話,我們越打越氣。
看到一句話:父母打孩子,只是為了教育孩子,并不是在教育孩子。
因為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只是站在父母的立場上,其實是在教育孩子。
只是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問題,就會覺得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真正教育孩子時,是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想著打孩子。
為什么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打孩子呢?
其實不打孩子也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打孩子時,父母的角色,是監護人,而不是權威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懲戒孩子,對于孩子而言,也是一種權威。
孩子因為年紀小,認知能力有限,還不懂得什么是對錯,更需要父母為他導航,幫他掃清前進的障礙,否則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一次錯誤,被父母打一頓,從而就變得不敢犯錯。
第二、對孩子的行為給予適當的限制
其實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犯錯誤,父母如果能夠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限制,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必要的,不僅能夠讓孩子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同時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但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限制過多,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犯錯誤時,還是應該對孩子給予一定的限制,這樣孩子才能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并學會收斂自己的行為。
第三、學會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想要用“我覺得”“我覺得”的方式教育孩子,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他們會根據父母對自己的評價去做出自我判斷,并且很在乎父母的看法,這樣會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
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變得沒有自信,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白,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在面對父母的批評時,他們能夠選擇正確的方式去改正錯誤,這個時候,父母不要一味的“以大壓小”,這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加強烈的反抗。
最后,要給孩子立下規則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有不聽話,不聽話的情況,但是卻總是有孩子能夠堅持到底。而在每一個成功的人的教育中,他們的這種堅持到底的品質,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就像前文所說,給孩子立規矩固然重要,但是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卻是每一個父母都應該學習的。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要給孩子立規矩,一方面,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跟孩子一起鬧脾氣,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在樹立規則意識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和態度,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
畢竟我們是孩子的父母,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師,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不要讓孩子犯下錯誤。
【J媽】四型性格色彩分析,帶你走出育兒的困境,挑撥你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若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育兒路上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