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輔導(dǎo)哪里好 上海咨詢師
近日,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上海市民吳先生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語言表達變“粗魯”,以前只是口頭說一下自己有壓力,后來一下子也變得跟著“破罐破摔”。
一問,原來是吳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11歲的兒子佳佳,因為一次去他家做客,他總是被爸爸媽媽“虐打”得嗷嗷叫。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xué)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xué)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吳先生見狀,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佳佳,佳佳不但不像其他人那樣“風趣”、還像個“小王子”一樣經(jīng)常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吳先生也認為佳佳的這種行為對她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佳佳就一直哭鬧,吳先生很不耐煩,大聲吼道:““要是再哭,我就把你扔了,看你以后怎么辦!”
佳佳哭得很大聲,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后來,佳佳哭得更加厲害了,在他爸爸的“棍棒”下,佳佳的腿被打得血肉模糊。
父母這才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更加不敢再打罵孩子了,可是,父母也知道該怎么教育孩子了。
還有很多父母為孩子屢教不改感到苦惱,
“你知道這種行為對孩子來說危害有多大嗎?”
“再這樣下去,我就不要你了,你也完了!”
“你看你,再這樣下去,我就把你送人了!”
“聽話,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
每次都為孩子的這些“不應(yīng)”而擔心,擔心著急,焦慮,孩子健康問題出現(xiàn)了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去解決孩子。
對待孩子我們總是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就像《小歡喜》中宋倩的媽媽宋倩一樣,她總是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不讓孩子做一點家務(wù),不讓孩子寫作業(yè),必須要馬上離開,因為孩子的一切,她都要管著。
她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必須要按照她的意愿去做,比如考試,她會說,“不焦慮,才能考好。”
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控制,因為她把這種控制等同于對孩子的要求。
這就是道德綁架。我想讓孩子的心不設(shè)任何障礙,你就不是一個替孩子解決問題的角色。孩子出現(xiàn)問題了,就是對孩子情感綁架,我要你像我這樣,我對你沒有要求,你可以不聽我的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訴求,當你對孩子的情感和需求看得見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動選擇接受。
小結(jié)
有家長會說,他們對孩子這樣大喊大叫,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
你要是不控制,孩子就會變得無法無天。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你沒有讓孩子真正的從內(nèi)心,認同自己。
就會造成他們?nèi)狈ψ孕?沒有人值得你去信任。
如果你不信任孩子,孩子將會有自我懷疑,沒有安全感。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導(dǎo)孩子,不否定孩子。
不要因為擔心孩子沒有按照你的標準做事,你就批評指責孩子,就覺得他沒有做好。
一個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孩子就很難在這件事上輕易被肯定。
他對自己是沒有信心的。
就像我兒子曾經(jīng)寫過一篇關(guān)于父母對他的評價:
他說:
我曾經(jīng)很討厭父母對我發(fā)號施令,覺得他們說的都是有道理,他們很少認可我。
如果我在他們面前表現(xiàn)得很好,他們就會覺得我好像很弱,并且總是拿我跟別的孩子比,并且否定我。
因為每次被說“笨”、“沒用”之類的話,我就覺得自己很失敗,可能是我真的很笨。
我不知道自己的表現(xiàn)如何,但是每天腦子里都會浮現(xiàn)各種負面消極的念頭,即便家人再怎么在身邊,我也感覺自己好像始終有一種灰心喪氣的感覺。
對周圍所有人都有很高的評價,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但實際上我的這種心情,遠比自己想象中的悲觀的積極,我認為“努力”和“不努力”是相對應(yīng)的。
這時我總是在告訴自己,“算了,還是算了”。
我總是用消極的話語暗示自己,我很差勁,很沒用。
總是跟家人說,“我總是運氣不好,如果運氣不好,也可以試試”。
我總是在暗示自己,“我還是不夠努力”。
我總是試圖讓自己站在樂觀的角度看問題。
如果我經(jīng)常說,“我的運氣總是壞,不如人”,“我總是樂觀的,遇到問題總是能找到方法”。
總是告訴自己“我會努力”。
實際上,我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是我的心態(tài)了,所以我會更加努力。
對于這些,我有信心,我會選擇更加努力的方向。
果然,不出所料,我成功了,我在參加中考時發(fā)揮得很好,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績考上了市重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