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焦慮癥導致孩子抑郁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的期盼和重視,這在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父母因為焦慮癥導致孩子抑郁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位醫生的朋友表示,有一種病叫“父母焦慮癥
”,因為這種病常常被父母和撫養人傳染給自己,使自己的心情煩躁不安,郁郁寡歡,無法安心工作和學習。父母和孩子互動很少,經常處于一種淡漠的狀態,不怎么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
這種父母往往會有各種的擔憂,認為孩子就是叛逆,不聽話,應該對孩子絮叨,覺得孩子太叛逆,導致孩子不能安心學習,應該抓緊時間糾正孩子。
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態度。
就像上面這位醫生一樣,他的擔心是建立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的,如果能理解了,孩子就不會對父母不說白天的事情,實際上孩子如果不說白天事情,晚上的情況也不會出現。
所以,當父母察覺到孩子情緒不對的時候,要及時的和孩子溝通,不要讓孩子把所有的話都放在心上,
只有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孩子的抑郁情緒就會逐漸的緩解。
02、父母要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玩手機,就會對孩子說:“一天到晚玩手機,沒有時間玩,趕快去學習?!?/p>
這種話很明顯的就是控制不住,但是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比較極端的方式去壓制孩子,比如: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都報了輔導班,你怎么就不能上?”
“再看看你的成績,我就知道你會落選!”
“再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
這種比較只會激發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甚至會開始自我否定,變得自閉。
但是如果父母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并且適當的去引導孩子,其實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點:用鼓勵代替打擊。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特性,就是容易被激怒,因此我們要注意到孩子的狀態,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
同時也要學會用鼓勵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能總是用打擊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
正確的鼓勵方式應該是對孩子表示認可,讓孩子知道他的成績是越來越好的,哪怕是錯題都不會讓他灰心喪氣,要讓他在被認可的同時也知道,只有努力才能進步。
第四點: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人在感到恐懼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讓人感覺到興奮。
因此,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在空曠的地方放松心情,能夠釋放壓力,使得孩子的情緒更加集中。
例如: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讓孩子明白,不管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有一個量的積累,而不是一味地只追求速度,所以更要多做運動,多玩耍。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不僅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也能夠培養孩子的冒險精神,從而更加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第七點:做好家務
孩子的身體素質的提升,不能單靠孩子一個人的努力,家長們要做好家務勞動,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做家務也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為了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家長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要讓孩子養成“一言堂”的習慣
孩子在小的時候,自己獨立做的事情往往都不愿意做,因此孩子會產生依賴感。家長們不要讓孩子養成“一言堂”的習慣,當孩子自己都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會變得勤快、樂于助人。
一言堂的孩子,不會把自己的意見,全部都聽家長的,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有主見”,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習慣。
二、家長要教會孩子去感恩
“感恩”的品質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也是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家長在生活中,要教會孩子感恩,當孩子和家長一起時,家長要學會感恩,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艱辛,他們才會在內心萌生感恩的想法。
想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感恩,讓孩子體會家長的艱辛,他們才會做一個有擔當的孩子。
三、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品格
1、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長要讓孩子做家務,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要教會孩子做一些家務,比如收拾屋子,整理衣服,擇菜洗菜等等,也要教孩子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教會孩子正確的做法。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自己能夠體會到一種快樂,只有孩子體驗過這樣的過程,才會體悟到“付出”的樂趣,才會把這種付出當作一種樂趣,才會主動去做,去做。
2、教育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勇于承擔責任
孩子從小就有自己的思想,知道應該自己做事情,學會做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去承擔責任,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