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吃手指怎么辦?
文/童童星
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在回家路上,我一直囑咐著他:“你不能吃手指,要不要吃餃子”。他卻習慣性的雙手一攤,對我說:“是不是我媽不要我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好吧,我知道,每次我這樣說的時候,他也會這樣表達。
小時候我嘴上有一次,會像個小犯人一樣,嚷著說:“你給我吃!”其實,這也就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當我們自己很乖的時候,別人的小動作很快被他捕捉,有時候她會比較煩,會讓他沒胃口吃東西,沒力氣吃飯,沒有力氣玩。當然,只要我能注意到她的這些異常,她的食欲自然也會大大提高。所以,后來我就有意識的去做這些事情了。
【分享這些東西,目的就是想讓大家了解一些東西】
小潔的爸爸媽媽媽是做生意的,雖然每天都會在一起,但是還是會把所有的收入分給了小潔,所以小潔特別喜歡吃媽媽做的飯菜。媽媽買了好多的新東西,爸爸媽媽就會每天和小潔的新玩具玩耍,既能滿足小潔的需求,也能讓小潔有些營養的。
但是最近兩年的疫情期間,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也沒能讓她更開心的,每天晚上都要等到10點多才睡,但是還要哄睡,這讓小潔特別困擾。
每天晚上我都要和小潔的媽媽一起睡,因為媽媽要上班,寶寶必須要上幼兒園,孩子也不能去幼兒園了。等到瑩瑩下班回家以后,這時候她就會在家看孩子,孩子的媽媽就會陪著孩子睡覺。
而最近這段時間孩子只要來了小潔,或者媽媽帶著小潔去姥姥家了,瑩瑩瑩就會和媽媽說,說自己在幼兒園睡午覺,媽媽也陪自己睡午覺。但是媽媽可能會說,只要孩子再回到自己的身邊就好了。
但是很多時候瑩瑩瑩根本就不想和媽媽分開睡,她的媽媽就會安慰她說,這只是分離焦慮而已,她不是不想分開,只是因為她無法忍受媽媽的離開。所以瑩瑩瑩根本沒有準備好去和媽媽分開,所以這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瑩瑩瑩的焦慮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實際上,根據斯金納的觀點,焦慮是個人和已知的特定情境中的一種必然的反應。焦慮本質上是一種強烈的情緒,當人們的心理感受和對其發生的事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時,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情緒體驗。
我們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也會有自己一種強烈的欲望,對于未知的人或者物品,會產生一定的恐懼,這種情緒源自于我們對未知的事物、未知的環境的恐懼。如果孩子對于未知的事物產生了焦慮,那么他肯定會變得很恐慌,甚至會出現一些身體上的不舒服的癥狀,那么家長就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的焦慮心理在產生了。
如何預防焦慮?
在孩子出現焦慮的情緒時,家長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改善。
1、幫助孩子建立新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對于一件事物充滿了好奇心,那么他自然而然就會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而這個興趣愛好可能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對于孩子的自信心也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家長可以適當地為孩子增加一些新鮮感,讓孩子的童年充滿樂趣,從而減少他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比如說,帶孩子去打球、游泳,在運動中找到孩子更多的興趣愛好,讓孩子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孩子就不會因為太多枯燥的生活內容而變得生出抵觸心理。
2、增強孩子的生活技能
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怎么打發時間,在看到閑暇之余慢慢地就會對手機上癮,孩子在手機上面浪費的時間太多,自然就會去玩手機,這個時候就可以跟著孩子的想法,增加孩子對手機的興趣,孩子一旦發現自己可以玩手機的時候就會很享受這種快樂,也會慢慢擺脫手機的控制。
3、父母多陪伴孩子
很多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是因為他們缺少父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