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家長們別把負能量傳給孩子
前幾天看過一條新聞:
9月16日,陜西西安,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因一道數學題沒做出來,父母一氣之下就沖孩子發火了,罵孩子笨,罵孩子拖拉,罵孩子沒出息等等,其中還不乏有一些,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有些父母的情緒比較暴躁,而孩子的情緒也比較容易失控,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前幾天,在一個商場里,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媽媽被帶著逛商場的女兒晃悠了好一陣子,但女兒依舊很開心的像個沒事人一樣,然后媽媽就回家做飯了。
看著女兒開心的樣子,媽媽本來就想趁著這個機會跟孩子好好談談,但是看著女兒那個樣子,媽媽只能無奈又回到廚房做飯去了。
沒過多久,女兒的媽媽突然想到一件事,讓這位媽媽沒想到的是,女兒竟然開始和自己動手了,而這位媽媽剛想訓斥女兒,結果女兒就趕緊躲開了。
這位媽媽是其中一位家長,她也曾嘗試過跟孩子溝通,但是孩子卻不以為然,用冷暴力回應她。
當孩子出現“不聽話”“學習沒精神”“做事不積極”等情況時,家長就會選擇大吼大叫,試圖用說教來控制孩子。
可結果不僅沒有什么作用,還會使親子關系變得更加緊張。
其實對于家長來說,學會表達“我”這個詞很重要。
在親子溝通中,家長可以通過喊、說、讀、看等方式,教會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不僅能讓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親近,同時也能幫助孩子獲得積極的自我評價,建立自信,變得更加優秀。
這樣的方法不止于此,它也能幫助家長擺脫一種不好的情緒影響,通過不斷提醒孩子“不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并且在親子溝通中建立起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
總而言之,當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父母最好先冷靜下來,帶著孩子先安靜下來,然后再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另外,父母在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通常是會聽不見父母的話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要一看到父母生氣,自己就會很害怕。
所以,為了避免父母生氣,他們只好暫時躲開父母,避免父母的情緒爆發,從而維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