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重度焦慮癥的孩子溝通?
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焦慮癥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往往會采用各種方式去應對孩子焦慮,其實,這里的“處理”,不是盲目地杜絕孩子,而是正確地溝通交流,以及讓孩子正確認識焦慮癥。
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情緒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長的焦慮和緊張,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而這種體驗又會因為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一些變化,進而出現以下的一系列行為表現。
1. 為什么孩子會出現“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
孩子的情緒往往都很直接、很強烈,這就和成年人的情緒起伏都比較大,相比于孩子的IQ肉眼可觀察到的波動。也就是說,孩子的IQ波動,是先天的,和父母的養育方式、家庭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從而綜合了這些因素,就會出現孩子“病理性正性情緒”。
一般來講,在臨床上,輕度抑郁癥的孩子,往往是可以通過心理咨詢改善的。父母需要調整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方式,在孩子面前盡量避免使用暴力,要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采取預防性的教育方式,在發現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如果孩子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而出現心理障礙,家長需要主動地尋求更多的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家長的行為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孩子解開心結,緩解不良情緒。
所以,家長要尋找自己的方向,找到可以幫助孩子的正確方式,讓孩子遠離抑郁癥,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