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半孩子不聽話發脾氣,脾氣暴躁,簡直是咱們養娃路上的災難。
昨天我朋友來我家做客,我順便說了幾句,當時就想起了小時候她我當時說的話:“人要學著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的事自己做,你媽的事你別管。”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說完,朋友立馬拉著我的手回家了。
一路上,我不停地問她:“寶寶今天早上為什么不愿意起床?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她很認真地看著我,沒有回答。
我又問她:“寶寶不想起床是不是有什么事?”
她說:“就是不想起床,想多睡一會兒。”
我說:“那你晚上睡覺時是不是也想多睡一會兒?”
她點點頭。
我又問她:“你還想上學嗎?”
她說:“不想上學。”
于是,她就開始哭鬧,不想去學校。
我也開始每天重復同樣的事情,一遍遍地催促,最后她都不想去了。
我就開始試著問:“那你覺得上學有什么好處?”
她說:“老師教我一些東西,我覺得可以適應新的環境。”
我說:“我覺得上學不苦,不上學不學習會更苦,所以上學更苦。”
當她再一次跟我確認時,神情和語氣都是篤定的,不卑不亢。
最后我說:“那你準備好做什么了嗎?”
她說:“我打算好了,我要上學。”
在我繼續引導之下,她答應我,那我就開始在家里給她準備個上學的書柜子,每晚給她準備一個好的筆記本電腦。
我的方法也很簡單,她在學習的時候把各種各樣的書都裝進書包里,放到指定的地方,等她有一天的時候我就讓她自己去拿。
而且她每周還會帶我去上學,因為她覺得很有趣,而且在學校里也會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聽到她的這番話,我瞬間覺得驚喜又好玩。
她覺得和爸爸說這些東西,就是在浪費糧食。
我說:“你真的太無聊了,不知道要浪費糧食。”
她說:“你再問我,我就不理你了。”
我才發現,一直在假裝沒有看她的樣子。
她更加不想說話,沉默的時候,我沒有發現她跟我說了什么,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
03
終于,她回家了,拎著一個小書包,背著一個行李箱,高興地走在前面。
那天,爸爸在走的時候,也看見了正在客廳里的她,我覺得這個孩子長大了,對社會有了一定的認知。
于是,我跟她聊天,開始談心,和她做游戲,雖然我知道她愛玩游戲的天性是愛玩游戲的,所以對她有了一些引導。
聽到這里,我的思緒被勾起,就思考了這個孩子的爸爸,那個孩子的媽媽,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什么?
因為愛玩游戲,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就是很多時候,他爸爸玩游戲玩得不是很好,甚至會去指責媽媽的不對。媽媽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個人玩游戲,只會玩手機,沒有人和他說話。
于是孩子找了個朋友玩游戲,也就是在這個朋友的家里,孩子和他說要在家里一起,他會告訴父母,他想要和同學一起玩游戲,但是媽媽總是要接送他去,而且每天都是在家里等他。
但是他也會和同學出去玩,也會告訴父母需要父母陪伴的事情,但是孩子對游戲還是感興趣的,所以也會有想要玩游戲的想法。
剛開始做咨詢時,他和媽媽說,玩游戲可以讓自己變得很快樂,
還給同學發了發紅包,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但是那時候就只是簡單地表達了一下開心,問了句:“你怎么啦,怎么啦?”
媽媽沒聽到,一會說:“你這個小孩太不聽話了。”
我問媽媽:“你是不是自己不喜歡玩游戲,才不喜歡學習呢?”
媽媽說:“媽媽不喜歡你玩游戲,你根本就不喜歡學習。”
那時候的我對媽媽的教育就是,要做一個快樂的媽媽,媽媽們先學會愛自己,然后才能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的情緒可以直接影響到孩子。所以,當媽媽自己調控自己的情緒時,也就能有效地給孩子傳遞給孩子正面積極的情緒,而不至于動不動就炸毛病,對孩子負面情緒的處理方式。
02
媽媽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
每一個媽媽,在發現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急著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要耐心的引導,陪孩子梳理:
比如:
·
媽媽問孩子:“你有什么時候會特別想我的,我會跟你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