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撓腳心是孩子的天性,有時候,他們也許只是想逗逗大人,卻不知道為什么要撓摸。孩子不知道為什么要撓摸腳,那么下面這三個問題或許可以為我們家長作一個啟示:
第一個問題:什么時候該抓撓?
當孩子年齡較大,還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時,家長就會著急了,想要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手段。這時候,我們必須通過行動告訴孩子,撓癢癢只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位,也只有讓孩子能夠使用自己的“語言”去感受事物,才能盡量減少他們撓傷自己的機會。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二個問題:撓癢癢癢癢癢怎么辦?
孩子在觀察到大人的表情和聲音時,內心也會有一定的想法,此時家長應該及時提供一個適合他們的強化物,并且可以及時給他們獎勵,這就能夠有效的改善他們的行為。
第三個問題:打手心、拍肩膀
當孩子有一些奇怪的動作或者行為時,家長可以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可以把孩子抱在懷里,然后輕柔地搖一搖他們的肩膀,讓他們的身體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扭動,或者是清嗓門一響,或者是然后彎腰、挺胸,繼續(xù)輕輕地發(fā)出類似的“癢癢癢”的聲音。
也可以讓孩子坐在大人的大腿上,和大人做這樣的動作,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是,可以給孩子營造一種感覺,讓他們可以體會到被人擁抱、被人撫摸、被人關心,而不只是被人觸摸。
另一方面,當孩子和其他孩子打起了“招呼”,家長可以輕輕地撫摸孩子的頭,讓孩子的額頭感受到溫暖和輕柔的溫度,這樣他們就不會用一些不自然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
3、給孩子安撫物
很多寶寶不喜歡安撫物,是因為沒有安全感。
因為他覺得沒有安全感,就會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如果家長知道了孩子有這些不自然現(xiàn)象的原因,那就可以對癥下藥了。
比如,因為平時父母陪伴少,孩子因為哭鬧就會通過拿手機“安撫”父母。
而這種現(xiàn)象在家長看來,就是因為孩子覺得手機里的游戲很有趣,于是就忍不住拿起手機來玩。
其實這個現(xiàn)象很好笑,家長覺得這樣的行為很有趣,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孩子能從這些行為中找到同伴身上的優(yōu)點,這樣的情況就不會讓孩子看到手機的好玩,因為家長不知道這些優(yōu)點。
并且還要認為這些優(yōu)點能夠激勵孩子,讓孩子更加努力。
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玩手機,不要有些束手無策,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來引導孩子迷途知返。
1、陪孩子多出去玩
其實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家長最好的做法,就是多帶孩子出去玩。
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多彩的是人間大環(huán)境,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去走一走,看一看,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
另外,在放學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多陪孩子出去走走,看看這個世界,讓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快樂。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沉迷手機的這件事上,家長一定要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比如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可以陪在一邊,看看書,聊聊天。這樣也是很好的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
3、父母要以身作則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如果你經(jīng)常在家里打牌、看電視、玩手機,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慢慢開始模仿學習。
所以,下班回家以后,家長也要注意不要總是捧著手機玩游戲,給孩子樹立一個壞榜樣。家長帶頭,少玩手機,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來源于網(wǎng)絡
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對于孩子來說是有很大影響的。如果你經(jīng)常玩手機,那么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拿起手機來玩。
所以,家長回到家里,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盡量放下手機,多看看書,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樣孩子也會漸漸放下手機。
第四步,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并加強孩子對手機的依賴。
如果家長實在是實在是忍不住手機不離手,又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那么,請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如果家長實在是忍不住手機不離手,也要想辦法跟孩子達成共識,讓孩子學會正確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所掌控。
家長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跟孩子達成共識,比如限制孩子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合理的規(guī)定是什么時候可以玩手機,一次可以玩多久。這種約定的方式,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時間觀念、自律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
對于孩子玩手機,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2、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家長不要一味的制止,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規(guī)則,合理的制定規(guī)則。
對于孩子玩手機的時間,父母要和孩子達成協(xié)議,比如做完作業(yè)或者做完家務,才能玩一次手機。而且手機不能帶到學校,如果你要去參加同學聚會,可以用電話手表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