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行為,孩子說“不”是語言的總和。很多父母喜歡強制性地命令孩子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但是這樣做并沒有達成父母的期望,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孩子產生叛逆行為。
三、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1、 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說:
“愛孩子,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p>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的需求。
想要我們的孩子愛自己,那么我們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同時也要給孩子傳遞愛的能量。
在愛中成長的孩子,自然會擁有強大的內心,就算犯錯了,也會勇敢地接受錯誤,從錯誤中成長。
2、 愛孩子,就要多給予鼓勵。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兒子上一年級時,因為成績差,經常被老師投訴,經常被請家長。
這位媽媽一開始就鼓勵孩子,孩子始終認為:
反正老師也不會喜歡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孩子媽媽很苦惱,為什么自己那么優秀,孩子就這么差呢?
這位媽媽說,現在的孩子對自己要求很高,老師會夸獎自己,其他同學也會羨慕自己。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內心過于自信,太希望自己能變得優秀,而不是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
家長也應該少一點批評,多給孩子鼓勵。
給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才能激發他的學習動力。
3.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
這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今年開學就要升初三了,但是學習的動力卻一直沒有跟上,初一的時候還是班里的中游水平,到了初三就開始不想去學校了。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有一些孩子在初三的時候,因為作業不會做,怕老師責怪,所以不敢去學校,這類孩子我們首先要去理解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自己想明白自己的問題,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我們相信你,并不是故意的,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有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比較困難,但是每一次考試都有一次比一次簡單的進步,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存在問題,對癥的下一步就是: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這樣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自己的心態會變得平和,對學習也就沒有那么大的壓力了,所以我們要把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次困難都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
每一次的進步,都能讓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過程,對自己進行不斷的肯定,不斷的完善。
2、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并且讓孩子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遇到問題時,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家長可以給他提出一個可以討論的方向,一起討論,這個方向可以,但是這個方向錯了,這個方向也不好,這個時候一定要培養孩子去嘗試多種方案中的創造性。
當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后,在鼓勵他繼續嘗試下去,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還可以讓他在實踐中獲得成功。
3、鍛煉孩子的意志力
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難免會出現一些小挫折,遇到這些困難,當孩子遇到這些困難的時候,家長不能幫助孩子解決,或者只是替孩子做好,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以后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都會出現困難的情況。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讓孩子學會去體會失敗的感覺,所以家長們要是能夠幫助孩子鍛煉孩子的意志力,那么孩子的人生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04
正確的方法,才能夠讓孩子的人生更加幸福
其實有的時候,父母只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人中龍鳳,能夠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事情,可是父母只要結果不滿意就使勁催促孩子,這樣的方法,對于孩子來說,不管是對他們來說,還是對于其他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作為家長,只要找到了正確的方法,那么孩子也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方向發展的,所以孩子的人生也會非常成功。
想要讓孩子的人生更加成功,那么父母要學會正確的方法,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這樣也能讓他們更加幸福。
1、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
其實有很多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這也是一種對孩子的要求,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不要總是想著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學會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空間,讓他們能夠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也能夠讓他們的性格變得更加的開朗。
2、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批評和指責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這樣的話也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在做事的時候也不會正確的去考慮到底是不是自己所造成的,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們的性格變得更加的畏手畏腳,
這樣的話在以后的生活當中也會很難有所成就,孩子們也會因此而變得越來越畏手畏腳,不愿意與人交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