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不學習不聽話怎么辦?
你家孩子都不學習,怎么辦?
許多家長不明白,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學習,怎么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也很困惑,因為他們的問題,厭學、學習不積極等。
案例分析
小璇,是一名初三學生,正在面臨中考,突然感覺學習吃力了,又遇到了瓶頸,越發灰心和自卑。
期中考試后,她發現自己的成績退步了很多,可是班里的同學們都在拼命追趕,連小璇的表妹也在拼命追趕,這讓小璇感覺很挫敗,感覺自己很無能,同時又放棄了繼續努力的想法。
很快小璇又進入了高中,又發現自己對學習很沒有信心,在一次次模擬考中成績并不能提高,這讓小璇覺得壓力越來越大,內心很壓抑,所以她不想去學校。
小璇說:“在學校那個同學對我打擊很大,甚至于一個同學,都嘲笑我的消極,我對她簡直是絕望,覺得她這是對我的摧殘。”
這時小璇告訴我:“你們為什么嘲笑我呢?我不是要去借同學的橡皮泥,是你們的筆非常漂亮,我覺得很開心,但是我也想自己再努力一下,結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很懊悔。”
這就是問題所在,并不是我們不愛孩子,而是我們不懂孩子,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習慣了和孩子作對。
所以,當孩子在青春期出現一些行為問題時,父母首先應該保持冷靜,把孩子當作成人來看待,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理解,不要對孩子行為的好壞進行過多的干預。
傾聽、理解、接納,才能走近孩子的內心。
04
那天,我們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聽到一個媽媽跟我傾訴,她兒子15歲了,原來很聽話,從來不寫作業,也不看書,成績很差,全年級三分之一的學生,都沒有考到。
自從這次回家后,兒子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經常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說要出去跟同學一起玩,學習成績也是一落千丈。
這個媽媽非常生氣,但是她也很無奈,不知道該怎么辦。
02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也看到過很多類似的情形,比如,一些孩子特別叛逆,家長越說什么,他們偏不做什么,讓人生氣的事情,比如,沉迷游戲、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不好好背唐詩,非要等著家長的責罵,于是孩子的成績就一落千丈。
這些行為都是很常見的,也是青春期叛逆的表現。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黃金階段,也是心理發育的黃金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都在增強,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父母如果總是對他們命令式的說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甚至還會故意跟父母對著干。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他們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身高的變化,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于他們生理上的改變,讓孩子變得非常的“脆弱”,所以他們不再是那個乖巧、依賴父母的小寶寶。
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會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尤其是對父母的一些指令、意見、意見不屑一顧,這些都會使他們感到十分反感,甚至會覺得父母的思想是不正確的,不值得被認可。
作為父母,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時,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的心理、思想、行為,不要以打罵孩子來教育,更不要以一味的說教、訓斥孩子來約束他們,這會使孩子的內心更加的反抗,更加的叛逆,更加渴望獨立,更加地和父母對著干,這是父母權威動搖的結果。
2、不要和孩子進行權利爭奪
很多父母遇到孩子叛逆的情況,就會感到非常的頭疼,有的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怎么一下子變得那么不懂事了,甚至不知道感恩了,其實叛逆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孩子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尊重,孩子希望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希望父母的一些行為打擾到自己的休息,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進行溝通,也可以適當地引導孩子做出一些改變。
父母要明白,孩子之所以叛逆,就是因為渴望獨立,渴望得到家長更多的認可和尊重,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叛逆行為而感到失望,認為孩子會變的越來越不好管了,這樣的想法往往會讓父母大失所望,所以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
孩子叛逆期不可怕,家長用對方法,機智應對,會讓你的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