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叛逆期怎么教育
小孩叛逆期怎么教育
叛逆期大家都聽說過,小孩在叛逆期的時候特別好教育,那么從一個小孩叛逆期開始怎么教育呢?下面就以小李為例子,看看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小孩。
叛逆期的小孩基本上是會用反抗來表示自己的立場的,你讓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甚至有的小孩沒有做錯什么,只是故意和你對著干,這其實是小孩成長的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小孩把這種現象理解為小孩叛逆,就錯了,小孩反抗的是你,如果你讓他就對你反抗,就對小孩人生發展有不利的影響。
小孩叛逆會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寶寶叛逆期,在孩子兩歲半之前,寶寶叛逆期,這個時期是孩子第一個叛逆期,是語言上的叛逆期,但是這個時期的小孩子,還是很好溝通的。這個時期的小孩兒,說什么都可以,他聽不懂你在說什么,這個時期的小孩兒,語言表達能力還沒有發展的很好,所以這個時期的小孩子,希望父母,能夠多理解他,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這就不一樣了,叛逆期的小孩兒,你一定要理解他,多和他溝通,這樣他也就不會再倔強了。這個時候,你就要做一個傾聽者。
傾聽者可以跟孩子進行更多的交流,因為傾聽者更容易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能夠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能夠更加理解孩子,能夠讓孩子更加的信任自己,這時候,孩子也就會向你敞開心扉。所以,傾聽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耐心的去傾聽,并且要善于發現。
傾聽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很單純的,他們有的時候哭是一種情緒的宣泄,他們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可能會面臨著父母的責罵和指責。但是家長要想一想,在孩子哭泣的時候,是不是內心也非常不安?是不是孩子太脆弱了?是不是他們害怕自己一個人面對,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傾聽,因為在孩子的心里,他們對于父母的話并不理解。作為父母,我們要多聽孩子的內心想法,不要總是想著他們怎么說我們可以聽,如果他們什么都不懂,那我們就多聽他們說。
只要我們耐心的傾聽,不要總是急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多去理解他們,說不定孩子們也能感受到父母的變化。慢慢的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內心慢慢會變得越來越平和,甚至還會有一種力量在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原來那個曾經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的孩子好了很多。
三、和孩子的朋友相處,善于傾聽
我一直覺得父母的關系是比較好的,他們的一個眼神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十分的有幫助的,孩子在和朋友的相處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那種關心,因此,孩子也愿意和父母分享他們的點滴進步。
當孩子不愿意分享時,我們一定要耐心的傾聽,不要總是嫌棄孩子不懂事,不愛分享,這樣的溝通方式往往很難取得好的效果,不但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還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
學會傾聽,并且允許孩子做自己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自己說話,雖然跟孩子之間的交流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孩子卻越來越不愿意聽自己說話,甚至在孩子說完以后,父母還會打斷孩子,甚至還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孩子身上。
其實,有的時候孩子覺得父母很煩,不愿意和自己說話,并不是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了,而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勵,所以父母要學會傾聽,并且認真的聽孩子說完,這樣的傾聽就是有效的傾聽。
而有的父母總是認為很累,經常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打斷孩子,在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總是急于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急于給孩子打斷孩子的發言。
從而,孩子在溝通的時候,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進行交流,從而導致孩子和父母越來越疏遠,并且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和父母說話,并且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系也會越來越差。
由此可見,父母的“沒時間”會讓孩子和自己越來越疏遠,對于孩子的性格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以后的生活,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那么,面對孩子的“不聽話”,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呢?
1.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會選擇用粗暴的語言對孩子進行批評,而不是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長時間如此,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
每個孩子都是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的,當孩子向父母表達訴求的時候,家長要學會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訴求,了解孩子內心的訴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2.了解孩子做事的動機
很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想要表現自己,可是他們并不知道該如何把事情做好,所以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會選擇粗暴的打孩子,或者是直接用很嚴厲的語氣對孩子進行管教。
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反正挨打了也是自己的錯,父母根本不愛自己,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引起父母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