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不聽話的后果
很多家長說,每次一提到小孩不聽話,他們就忍不住血壓飆升??墒?我們也知道孩子沒有那么多問題啊,可是,要是咱們是換了一種方法,能不發(fā)火就不吼,那就不用每次都吼孩子了??墒?如果我們的吼叫,就能夠讓孩子把好的“壞行為”,改成好的“行為”呢?
1.我們在處理“壞行為”的時候,應該在當下強化孩子的這個好的行為,然后強化,再鼓勵孩子繼續(xù)保持這個好的行為。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比如,我們在給孩子講“不要打”的時候,我們會說“再打我就打你了”。我們可能在外面打了孩子,但是事后我們要告訴孩子“下次再打我就告訴你那個打我的壞的、我現(xiàn)在很生氣,如果我打你就打你吧”,這就是一種正向的強化。
2.當我們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的時候,我們一般會說“玩具亂扔了是不是你又不收拾好?你是不是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這種對話就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被允許的,進而產(chǎn)生更多負面情緒。
父母如果這樣說:“你怎么能這樣不聽話呢?剛剛都給你說過不準在墻上畫畫,你為什么就不聽呢?”,“你就是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這些話語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的否定中被否定,也就是被指責,孩子就會有更多負面情緒出現(xiàn),形成負面情緒。
這時候,父母如果說:“你這種不聽話的孩子,我真的要爆發(fā),讓你很生氣?!?或者說:“你別再畫了,你還在墻上畫畫,我很生氣,我需要冷靜一下?!?/p>
這時候,孩子會有更多正面情緒出現(xiàn),父母就會覺得我應該冷靜一下,因為我已經(jīng)給孩子的行為做出了懲罰,所以我就應該批評孩子,而不是去指責孩子。
其實孩子的內(nèi)心深處是希望父母能夠安慰自己,而不是去指責和指責他。
此時父母的指責和批評就好比是情緒的宣泄口報,你的每一個否定和不接納都在撕扯著孩子的心理。
所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產(chǎn)生誤會。
比如:當孩子因為你說他不努力的時候,請先冷靜一下,用溫和的語氣,用堅定的語氣去告訴他:“我希望你能夠做好你的爸爸,我一直在你身邊,你能行嗎?”
另外,千萬不要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又或者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對他冷嘲熱諷,或者在他做對的時候,對他拳打腳踢。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可以在孩子生氣的時候,給他一個擁抱,然后告訴他:“你現(xiàn)在非常生氣,可以生氣,但是你得告訴我事情發(fā)生了什么事。”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把自己的情緒發(fā)泄出來,也可以讓他切身體會到發(fā)脾氣帶來的不愉快,讓他對自己的情緒有一定的認識,情緒管理好了,他們自然而然就不會再跟父母鬧脾氣了。
總之,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不能給孩子只有看待問題的眼光,我們應該多去了解孩子為什么會發(fā)脾氣,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幫助孩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