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師資格證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答案(2020年教師資格證高中體育學科考試真題)
第1題 單選題 (每題2分,共35題,共70分)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tǒng)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yǎng),心理建設等,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tǒng)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1、肌組織是機體四大基本組織之一,下列關于肌組織描述正確的是()
A 、 肌組織是由肌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
B 、 骨骼肌纖維和平滑肌纖維上均有橫紋,屬于橫紋肌
C 、 心肌受軀體神經支配,為隨意肌
D 、 平滑肌只分布于腸道、胃和膀胱
答案: A
解析:體育理論基礎知識運動解剖學人體的基本構成組織。骨骼肌呈圓柱狀,極少有分支,平滑肌形狀為長梭形,無橫紋,故B錯;心肌以及平滑肌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稱為不隨意肌,故C 錯;平滑肌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和血管等管壁上,故D錯。故本題選A。
2、胸大肌近固定時可使上臂屈、內收和旋內,可有效發(fā)展其力量的方法是()。
A 、 直立持啞鈴后伸
B 、 坐位持啞鈴彎舉
C 、 直立持啞鈴擴胸
D 、 仰臥持啞鈴擴胸
答案: D
解析:雙杠支撐擺動臂屈伸、臥推、仰臥持啞鈴擴胸等均是有效發(fā)展胸大肌力量的練習方法。故本題選D。
3、心臟各腔室間均有瓣膜附著,其中左房室口周緣的瓣膜是( )
A 、 二尖瓣
B、 三尖瓣
C 、 主動脈瓣
D 、 動脈瓣
答案: A
解析:四個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出口分別是左心房通向左心室為二尖瓣,左心室通向主動脈為主動脈瓣,右心房通向右心室,為三尖瓣,右心室通向肺動脈,為肺動脈瓣。肺靜脈流向左心房,上下腔靜脈流向右心房。故本題選A。
4、踝關節(jié)的距骨滑車前寬后窄,易在跖屈位發(fā)生扭傷,最容易受傷的韌帶是( )。
A 、 脛側副韌帶
B 、 腓側副韌帶
C 、 C內側三角韌帶
D 、 距腓前韌帶
答案: D
解析:腓側副韌帶位于關節(jié)的外側,由從前往后排列有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距腓后韌帶三條獨立的韌帶組成,連結于外踝與距、跟骨之間。距腓后韌帶可防止小腿骨向前脫位。當足過度跖屈內翻時,易損傷距腓前韌帶及跟腓韌帶。故本題選D。
5、在雙杠支撐臂屈伸慢下過程中,肱三頭肌所做的工作是( )
A 、 退讓工作
B 、 克制工作
C 、 支持工作
D 、 加固工作
答案: A
解析:退讓工作(離心工作):若肌肉工作時內部張力增加,但肌力矩小于阻力矩,引起環(huán)節(jié)向背離肌肉拉力的方向運動,肌肉的長度增加,這種工作稱為退讓工作。
6、人體運動時吸入的氣體,必須通過哪一結構才能進入機體?
A 、 濾過屏障
B 、 血腦屏障
C 、 氣血屏障
D 、 血氧屏障
答案: C
解析:氣血屏障是指肺泡內氧氣與肺泡隔毛細血管內血液攜帶二氧化碳間進行氣體交換所通過的結構。它包括六層結構:含肺表面活性物質的液體層、肺泡上皮細胞層、上皮基底膜、肺泡上皮和毛細血管之間的間隙(基質層)、毛細血管的基膜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層。故本題選C。
7、人體運動時體溫會適度升高,其最主要的產熱器官是( )。
A 、 心 臟
B、 肝臟
C 、 骨骼肌
D 、 腎臟
答案: C
解析:人體的產熱器官有肝臟和骨骼肌,人在劇烈運動時主要的產熱器官骨骼肌。
8、高原訓練或模擬低氧環(huán)境訓練,主要用于發(fā)展人體的哪一身體素質? ( )。
A 、 耐力
B 、 速度
C 、 力量
D 、 靈敏
答案: A
解析:高原訓練和低氧環(huán)境訓練都是發(fā)展有氧耐力,故本題選A。
9、正常人在運動后出現的一種生理性蛋白尿稱運動性蛋白尿,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準備活動不足B 、 水分攝入量多C 、 訓練水平較低D 、 運動負荷量大
答案: D
解析:運動性血尿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運動負荷量大,出現運動性血尿應立即停止運動。故本題選D。
10、當人體發(fā)動精細運動時,首先從小腦哪一部位提取運動程序?( )。
A 、 脊髓小腦
B 、 前庭小腦
C 、 皮層小腦
D 、 后外側裂
答案: C
解析:皮層小腦參與運動設計和程序編制,脊髓小腦是協助控制身體,前庭小腦保持平衡,故本題選C。
11、在運動技能達到鞏固與自動化階段后,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 )。
A 、 強化練習
B 、 語言反饋信息
C 、 視覺反饋信息
D 、 講解動作要領
答案: A
解析:在運動技能達到固化與自動化階段后,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強化練習。故本題選A。
12、通過力量訓練可以引起肌肉肥大,其主要原因是()。
A 、 肌纖維增粗
B 、 毛細血管數量增加
C 、 肌糖原增加
D 、 血紅蛋白含量增加
答案: A
解析:通過力量訓練可以引起肌肉肥大,其主要原因是肌纖維增粗。故本題選A。
13、協調性是人體多項身體素質或機能與運動技能結合的綜合表現,可有效發(fā)展協調性的練習方法是( )。
A 、 俯臥撐
B 、 仰臥起坐
C 、 側并步轉體
D 、 持啞鈴擴胸
答案: C
解析:仰臥起坐和持啞鈴擴胸都是發(fā)展力量素質的方法途徑。故答案為C。
14、某學生打籃球時,腹部受到肘部撞擊,當時僅感到腹部不適,1小時后出現面色蒼白、意 識障礙等現象, 該損傷最可能是( )。
A 、 腹壁挫傷
B 、 肝脾破裂
C 、 腹肌拉傷
D 、 肋骨骨折
答案: B
解析:脾臟是一個血供豐富而質脆的實質性器官,被與其包膜相連的諸韌帶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護。外傷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內出血。脾是腹部內臟中最容易受損傷的器官。受傷后能導致意識障礙。故答案為B。
15、某學生跑步時突然摔倒,倒地時用手撐地,造成前臂尺骨和橈骨骨折,造成該骨折的原因是().
A 、 身體疲勞
B 、 肌肉強烈收縮
C 、 間接暴力
D 、 直接暴力
答案: C
解析: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肢體上而發(fā)生骨折,骨折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包括并發(fā)神經血管的損傷,如火器傷所致的脛腓骨開放性粉碎性骨折。
間接暴力:骨折發(fā)生在離暴力作用較遠的部位,而不發(fā)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骨折是由于暴力通過傳導、杠桿或旋轉作用所致。例如肱骨髁上骨折,是由于傷員走路滑倒時,以手掌撐地,暴力上傳而造成肘關節(jié)以上肱骨髁上處的骨折。故答案為C。
16、用于診斷下肢疲勞性骨膜炎常用的檢查方法是()
A 、 后蹬實驗
B 、 單足半蹲實驗
C 、 外翻實驗
D 、 肌肉抗阻力收縮實驗
答案: A
解析:用于診斷下肢疲勞性骨膜炎常用的檢查方法是后蹬實驗。
17、學生參加1000米跑到達終點后,立即停止運動所引起的休克,隨即出現重力性休克現象,現場處理應采用( )
A 、 雙上肢向心性推摩
B 、 雙下肢離心性推摩
C 、 雙上肢離心性推摩
D 、 雙下肢向心性推摩
答案: D
解析:重力性休克,指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動而引起的暈厥癥狀。因突然停止運動,下肢毛細血管和靜脈失去肌肉收縮時的節(jié)律性擠壓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使血液大量積聚在下肢血管中而導致暫時性腦貧血,通過雙下肢向心性按摩可以加速下肢肌肉收縮才能把血液送回心臟。
18、嚴重的開放性損傷有可能導致動脈出血,其出血特點是()。
A 、 血液呈鮮紅色,流速快, 不能自行凝固
B 、 血液呈暗紅色,流速慢,不能自行凝固
C 、 血液呈鮮紅色,流速慢,可以自行凝固
D 、 血液呈暗紅色,滲出,可以自行凝固
答案: A
解析:動脈出血的特點是屬于噴射狀,流血是非常快及非常兇猛的,而且血的顏色是鮮紅色的,在短時間內就可能會導致血容量下降,導致出現出血性的休克表現,病人可出現心率快,血壓下降。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心率和血壓一起下降,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出現動脈出血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壓迫止血,同時應對出血的動脈進行處理,患者一定要第一時間去醫(yī)院就診。
19、某學生游泳時出現腓腸肌痙攣時,為有效緩解癥狀可按壓( )。
A 、 百會穴
B 、 承山穴
C 、 合谷穴
D 、 人中穴
答案: B
解析:按摩承山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后面正中,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為腿部轉筋的常用效穴。
20、運動技術動作具有運動學、動力學和綜合性特征,體現其綜合性特征的要素是( )。
A 、 運動時間
B 、 運動力量
C 、 運動節(jié)奏
D 、 運動速率
答案: C
解析:身體運動節(jié)奏是動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的收縮與舒張以及時間間隔的長短合理交替的一種綜合特征。
21、運動技術是為了達到具體的體育目的而完成身體運動的合理有效方法,其****包括()。
A 、 技術環(huán)節(jié)、技術關鍵和技術形式
B 、 技術環(huán)節(jié)、技術關鍵和技術特征
C 、 技術基礎、技術特征和技術細節(jié)
D 、 技術基礎、技術環(huán)節(jié)和技術細節(jié)
答案: D
解析:體育運動技術,簡稱為運動技術,是指為了達到某種具體的體育目的而完成身體運動的合理有效的方法。體育運動技術的基本結構包括技術基礎、技術環(huán)節(jié)和技術細節(jié)。合理的、正確的運動技術須符合項目運動規(guī)則的要求,有利于運動員的生理、心理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有助于運動員取得好的競技效果。
22、體育教學模式具有一套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程序,其核心要素( )。
A 、 理論基礎、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
B 、 知道思想、教學環(huán)境、學情分析和組織形式恩
C 、 理論基礎、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和實現條件
D 、 指導思想、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境同教師
答案: D
解析:體育教學模式具有一套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程序,其核心要素包括指導思想、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境。
23、《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確定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 )。
A 、 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
B 、 身體素質、健康教育和運動技能
C 、 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
D 、 運動參與、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
答案: A
解析: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
24、采用態(tài)度、主題規(guī)范、行為意向和控制感等變量來預測體育活動行為,其依據是( )
A 、 合理行為理論
B 、 計劃行為理論
C 、 控制點理論
D 、 社會認知理論
答案: B
解析:合理行為理論認為,人是理智的,當他看到危險時會以一種最理智的方式做出反應,而意圖是行為預測的最佳因子。
計劃行為理論假設,人的行為取決于行為意向,行為意向是由個人對行為的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和所體驗到的主觀控制感共同決定的;主觀控制感不僅決定行為意向,而且對行動的產生也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控制點理論認為,個體要對影響自己行為的因素進行評價,評價這些因素是處于自己控制之下,還是由他人或某種偶然因素所控制。
根據社會認知理論,個體、行為、環(huán)境三個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個體因素中的認知、思維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25、影響賽前狀態(tài)焦慮的因素一般特定為環(huán)境因素和個體因素,其中環(huán)境因素包括( )。
A 、 比賽結果的不可預測性和自尊
B、 比賽結果的不可預測性和個體特質焦慮
C 、 比賽的重要程度和比賽結果的不可預測性
D 、 比賽的重要程度和個體特質焦慮
答案: C
解析:個人心理因素:特質焦慮、自尊;環(huán)境因素:比賽的重要程度、比賽結果的不可預測性。故本題答案為C。
26、足球中的踢球完整動作過程包括助跑、支撐腳站位、踢球腿擺動、腳擊球、隨前動作五個技術環(huán)節(jié),其中決定踢球力量及準確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
A 、 助跑,支撐腳站位、踢球腿擺動
B 、 踢球腿擺動、腳擊球、隨前動作
C 、 助跑、踢球腿擺動,腳擊球
D 、 支撐腳站位、踢球腿擺動、腳擊球
答案: D
解析:踢球的方法很多,動作要領也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種踢法都是由助跑、支撐腳站位、踢球腿的擺動、腳觸球和踢球后的隨前動作五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27、雙手胸前傳球是籃球運動中最基本的一種傳球技術,其動作要點是( )。
A 、 蹬地發(fā)力、用力連貫、手腕用力
B 、 發(fā)力有序、蹬地轉肩、手腕用力
C 、 持球動作正確、跨步引球,食指中指撥球有力
D 、 持球動作正確、用力連貫,食指中指撥球有力
答案: D
解析:雙手胸前傳球動作要點:持球動作準確,用力協調連貫,食指、中指撥球。
28、排球比賽時,陣容配備最主要的有( )。
A、 “四二”配備和“五一”配備
B、 “四二”配備和“三軍”配備
C 、 “三三”配備和“五一”配備
D 、 “三一二”配備和“三三”配備
答案: A
解析:排球比賽的陣容配備有四二配備、五一配備和三三配備,最主要的兩種為五一配備和四二配備。
29、在體操保護與幫助教學中,保護與幫助者應站在練習者( )。
A 、 體側
B 、 體后
C 、 體前
D 、 體側后方
答案: A
解析:體操保護與幫助的原則是不能阻礙動作并能起到保護幫助作用,手倒立接前滾翻動作是向前做的,故不能在體前,體后和體側后方起不到保護幫助作用。
30、原地背向推鉛球的最后排列順序可概括為以下要訣,其正確的排列是()
A 、 蹬、轉、送、撐、抬、挺、推、撥
B 、 蹬、送、轉、抬、挺、撐、推、撥
C 、 蹬、轉、送、挺、抬、撐、推、撥
D 、 蹬、轉、送、抬、挺、撐、撥、推
答案: C
解析:背向滑步推鉛球動作要領為左腿向后蹬腿,帶動右腿向后滑動成弓步;蹬右腿、轉體、送髖、挺胸、抬頭、45度推手、撥指、保持身體平衡。
31、形神拳集中體現了形神兼?zhèn)涞奈湫g本質特點,該拳包括的五種步型是( )
A 、 弓步、馬步、仆步、釘步、歇步
B 、 弓步、馬步、仆步、躍步、墊步
C 、 弓步、馬步、仆步、虛步、歇步
D 、 弓步、馬步、墊步、虛步、歇步
答案: C
解析:形神拳包括五種步型:弓步、馬步、仆步、虛步、歇步。
32、教學實施是體育教學設計中為達成教學目標而組織的執(zhí)行過程,其內容一般包括( )
A 、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學組織和教學條件
B 、 教學目標、環(huán)境條件、教學步驟、教學組織和教學反思
C 、 教學大綱、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
D 、 課程標準、學情分析、教學步驟、教學組織和教學反思
答案: A
解析:體育教學策略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學組織和教學條件。
33、教學計劃體系包含超學段等六種具體的教學計劃,制定課時教學計劃依據的上位計劃是
()。
A 、 季度教學計劃
B 、 學年教學計劃
C 、 學期教學計劃
D 、 單元教學計劃
答案: D
解析:教學工作計劃有學年計劃、學期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課時計劃依據單元計劃。
34、課堂教學實施前,教師對學生的體育基礎進行摸底測試,以判斷學生的實際水平,該評價方式是( )。
A 、 診斷性評價
B 、 過程性評價
C 、 終結性評價
D 、 多主體評價
答案: A
解析:題干中指出是體育教學設施前做的評價,故為診斷性評價。
35、依據體育課的內容、課堂表現和學習興趣等對學生進行評價,著重評價的是 ()。
A 、 學生的態(tài)度
B 、 學生的態(tài)度與參與
C 、 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D 、 學生的態(tài)度與合作
答案: B
解析:根據題干中的出勤率得出答案為參與。
第2題 簡答題 (每題10分,共3題,共30分)
36、簡述運動訓練對肌纖維類型的影響。
(1)肌纖維選擇性肥大
(2)酶活性改變
(3)肌肉體積增大
(4)肌纖維中線粒體數目增多,體積增大
(5)肌肉內毛細血管數量增加
(6)肌肉內脂肪減少
(7)肌肉內化學成分發(fā)生變化
37、簡述體育教學方法選擇的基本依據。
(1)要依據體育課目的與任務來選擇教學法
不同體育課的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需要不同的體育教學方法。比如新授課,就得更多地運用語言的方法、示范和演示的方法。
(2)要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法
一般說來,不同性質的教材內容,也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師應在仔細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性質和具體內容的特點,靈活而有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適當的體育教學方 法。
(3)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學法
使用體育教學方法的最根本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學習,而不是教師的一種什么“展 示”。因此,選擇體育教學方法是否合適,要看該教學法是否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是否對學生有幫助。應當注意從學生具體實際出發(fā),選擇那些最能適應學生條件和能促進和發(fā)展學生技能的教學方法。
(4)要根據教師本身的條件和特點來選擇教學法
任何一種體育教學方法,只有和教師自身的條件和特點密切結合時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的教學方法雖好,但實施的教師缺乏必要的素養(yǎng)條件仍然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 體育教師的條件和特長,也會成為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
(5)根據各種體育教學方法的功能、適用范圍和使用條件等來選用教學法
任何體育教學方法都不可能是萬能的,都有各自的獨特功能、適用范圍和使用條件的限制, 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體育教學方法受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有時有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可能有時就事與愿違。
(6)根據教學時間和效率的要求選用教學法
教學方法所需要的時間和工作效率也是不一樣的。如發(fā)現法要比講解法費時間,分解法要比完整法費時間等。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選擇某個教學方法時,也應考慮其所用教學時間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是高效低耗的,能保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我們還要注意“有價值的彎路”,即看起來稍費時間但實際上是很重要的步驟,會產生長遠的影響和奠基作用。
38、簡述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體能模塊教學的目的。
評價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適宜的體能練習方法,利用所學的知識對自己的體能狀況和身體形態(tài)進行評估,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制訂適合自己的課外體能鍛煉計劃并予以實施,增強體能,保持良好體形,并在這一過程 中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和克服困難、勇于進取等體育品德。
第3題 案例分析題 (每題15分,共2題,共30分)
39、體育教師王某對幾個不喜歡上體育課也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說:“體育鍛煉對人體有好處。伏爾泰曾說‘生 命在于運動’,希望你們能好好上體育課,好好鍛煉身體。”
但學生楊某卻振振有詞地說:“也有人認為不參加體育鍛煉也能長壽,我曾經看到一張圖(見圖1)。圖中反映出各種動物的心率與壽命之間的關系。老師,我認為運動后心率會增加,會縮短壽命。又一位學生李某接著說:“老師,您能給我們說說體育鍛煉有什么好處嗎?”……

問題:
(1)學生楊某的觀點是否正確?結合圖1和所學知識給予分析。
(2)如果你是王老師,應如何引導學生***體育課?
(1)
①雖然運動中心率增加,但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運動心臟的特點是竇性心動過緩。
②運動心臟特點:竇性心動徐緩,運動性心臟增大,心臟泵血功能改善。對健康有利。
(2)
①充分重視和利用學生的各種需要:提高學生的內部動機,增加運動活動的趣味性,啟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學生的歸屬需要,增強學生的自主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外部動機;
②提高學生的體育成就動機;
③適當展開競爭,積極組織合作;
④及時反饋,積極評價;
⑤端正對運動活動的態(tài)度。
40、某高中舉行田徑運動會,學生李某參加了100米和110米欄兩項比賽,在100米跑的決賽中獲得了冠軍,在110米欄比賽中僅獲得第五名,為此李某非常困惑,兩項運動都是靠速度取勝,比賽成績?yōu)楹斡腥绱舜蟮牟町惸?
賽后,老師告訴他:你的過欄動作有點慢,是在跳欄而不是跑欄,并且在過欄后落地邁步較小,還有明顯停頓感……
(1)針對學生李某的困惑,分析100米和110米欄兩個項目的技術特點。
(2)請給出3種糾正李某跳欄錯誤動作的練習方法。第4題 教學設計 (每題20分,共1題,共20分)
41、根據下面材料,設計籃球模塊中進攻戰(zhàn)術(新授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步驟。
教學對象:高二籃球選項班30人。
教學內容:籃球進攻基礎戰(zhàn)術-傳切配合
教學目標:了解籃球進攻基礎配合的概念、分類及運用,初步掌握傳切配合在比賽中的運用。
教學條件: 3分鐘的NBA進攻戰(zhàn)術基礎配合視頻案例,戰(zhàn)術演示版一塊,可移動多媒體設備一套;室內籃球場一塊;籃球1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