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講話稿(校園安全教育發言稿)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關于交通安全的知識幾乎每半年都要普及一次,尤其是寒暑假之前,這種全校性的關注則是在常見不過的了。現在,我是一名高中生了,這個話題仍是被反復強調,可見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以前,一聽到“交通安全”這四個字,我就心生厭煩。覺得這些都離我太遙遠了,很自信的認為那些車禍發生在我身上的幾率幾乎為零。所以“順理成章”地把這些都拋在了腦后。直到有一天,學校開展“觀看視頻,了解交通安全”的活動,我才改變了我以前的錯誤觀點。
一幕又一幕兩車相撞的瞬間,案發現場到處是血跡,使我看了觸目驚心。就像是被人潑了冷水一樣,有些顫抖,還有些驚魂未定。可最令我感到驚訝的,不是那些血給我帶來的恐懼,而是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事后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那滿不在乎和自以為是的神情和語言。
有的人說:“我記得我當時并沒有超速。”還有的人說:“我覺得應該沒事”……就是這些“我以為”、“我覺得”,造成了多少本可以避免的交通事故。紅燈亮起,可看到兩邊都沒有車,還是硬闖了過去。警示牌上,明明寫著前方100米有學校,速度還是沒有減慢。不是我們不知道這很危險,而是想節省一點時間。在這里,我想請問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那一兩分鐘,從什么地方不可以再省出來?一定要賭上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只為了那一點點時間么?這樣做值得么?難道你們都沒有想過這樣做的后果么?當事故發生了,傷害的不是任何一個人的家庭,而是雙方的。
其實我覺得,這也關乎人的素質和品格的問題。比如,在擁擠的街口,那些素質高的人,往往會把車速減慢,然后讓行人和非機動車先過。而那些素質極低的人,總是會疾馳而過,不顧及汽車兩旁的行人。還有,有的時候老年人腿腳不好,過馬路的時候速度也許會有些慢。那些有愛心的人,一定會減速慢行,或者把車停下來,讓老人們過完馬路再開走。還有的人,只會拼命地按喇叭,擺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難道,你們沒有父母么?不知道這樣會嚇壞老人么?可實際上,這類人,并不占少數。在此,我只是想說,提高自身素質,也是避免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
在我看來,如果每個人都留心一點,交通安全并不是一個難題。
在此,我想向所有人發起倡議:
1.在開車時,不要喝酒,不要打電話。
2.關注交通信號燈,當馬上就要變燈的時候,一定不要馬上闖過去,一定要等信號燈的時間長度足夠行駛過去的時候再通過。
3.騎自行車的時候,不要戴耳機,也不要玩兒一些危險動作。
我知道,只做到我說的這三條是遠遠不夠的,社會的安定和諧,是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創造的。請永遠記住:生命只有一次。珍愛別人的生命也是珍愛自己的生命。真心希望每個人都能按照交通法規,不去觸碰那個邊界線,因為一旦越過了那條線,就會產生無法挽回的結果。關注交通安全,讓遵守交通規則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