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毒害兒子(毒害女兒的母親)
父母對孩子的傷害要更致命一些。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wù)經(jīng)驗總結(jié),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對孩子們的傷害經(jīng)常被父母所忽略,畢竟大部分家庭當中都是媽媽承擔起孩子的一切,爸爸總是參與不進來。
但實際上,有了爸爸的參與后,孩子受教育的程度才能更勝一籌,就算是短時間內(nèi)看不出太大的差別,但慢慢就顯現(xiàn)出來了。
有毒的父親毀女兒,有毒的母親傷兒子?
之所以能夠被定義為有毒,就說明這類父母是故意為之,他們明知道這樣的做法會傷害到孩子,或是經(jīng)歷過傷害孩子,但仍會選擇這種做法,不管不顧對孩子的影響。
就像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明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傷害很大,吞噬著他們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但是父母還是會堅持使用這種方式來和孩子交涉。因為他們覺得只有這樣的方法才更加有效。
就算是其中的他們知道應(yīng)該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一談,征求他們的想法和意見,但是他們始終不愿意嘗試,萬一這樣的做法讓孩子有了可乘之機,讓孩子變得無所畏懼了呢?
而說父親對女兒的傷害大,母親對兒子的傷害大,還不是因為到了孩子2歲之后,家庭角色認知發(fā)生了變化嗎?孩子會不自覺地在意異性角色,樹立角色意識,把異性父母當成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從中學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希望你別成為這三類父母
倒打一耙類父母
孩子在探索著前進的過程中,是需要父母給予熱切的關(guān)注和關(guān)心的,就算是有時候表現(xiàn)出抗拒父母,想要自己完成某件事情,但絕不代表孩子就是足夠獨立的,反而越是在這個時候,父母對他們的關(guān)心要只增不減。
但是,很多有毒的父母卻誤解了孩子的想法,當他們有一點點成長的苗頭之后,就會馬上對他們進行道德綁架,用成人之間彼此約束的法則來捆綁孩子,強迫他們完成很多本不能完成的任務(wù)。
等到其他人質(zhì)疑自己的時候,又會美其名曰說什么為了孩子好,是他們自我選擇的結(jié)果。甚至絲毫不會察覺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從而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一直買單。
極度暴力類父母
這類父母最常見的行為表現(xiàn)就是主張棍棒教育。不管孩子犯了什么樣的錯誤,是大是小,都會馬上想到暴力解決。他們認為沒有什么是打一頓不能解決的,如果有的話,那就打兩頓。
雖然長期在這種生長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的抗揍指數(shù)會更高,一些小打小鬧無關(guān)痛癢,反正都已經(jīng)習慣了。等到自己犯錯誤之后,會毫不畏懼,沒什么擔心和恐懼,被打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時間一長,就算是孩子的身體可以習慣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心理多多少少還是無法全部接受的。因為他們的心智是不斷成熟的,自己不會一直甘心成為一個小羔羊,早晚有一天會成為大老虎的。
但是父母給予他們的關(guān)注和支持無法助力他們健康成長,在他們眼中,父母好像只會給自己潑冷水,埋怨自己,不管怎么用力的回想,都想象不到有關(guān)家庭溫暖的回憶存在。
控制欲過強的父母
在他們的眼中,孩子擁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小到穿什么衣服,大到和誰交朋友,都必須要過了父母這一關(guān)才行,父母的決策就是至高無上的,不管孩子接受與否,都得無條件順從。
但這類父母要比上面兩類更好一些,畢竟他們對孩子的愛還是非常熱忱的,只不過沒有使用合適的方法而已,并且他們也是最容易調(diào)整航線回到正軌的,但取決于父母的主觀意愿了。
今日小結(jié):
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有沒有踩中這三個雷呢?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