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3-6歲指南五大領域目標(3-6歲幼兒行為發展指南)
一個孩子做一件事并不難,做一天的文明人也不難,但長期堅持卻不簡單。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有句話叫“習慣成自然”,當這些文明行為不斷重復,就會像每天早上起來要刷牙洗臉一樣,成為孩子語言、行為中自然發生的事,而不再需要去刻意去遵守。
那么,如何從各領域培養孩子的文明習慣呢?
健康領域
目標:具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4歲幼兒如何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 在提醒下按時睡覺和起床,并能堅持午睡
-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 在引導下不偏食、挑食;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新鮮食品
- 愿意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 不用臟手揉眼睛,連續看電視不超過15分鐘
- 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
4—5歲幼兒如何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 每天按時睡覺和起床,并能堅持午睡
-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 不偏食、挑食,不暴飲暴食,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新鮮食品
- 常喝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 知道保護眼睛,不在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連續看電視不超過20分鐘
- 每天早晚刷牙且方法基本正確
5—6歲幼兒如何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 養成每天睡覺和起床的習慣
- 能主動參加體育活動
- 吃東西時細嚼慢咽
- 主動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
- 主動保護眼睛,不在過強或過暗的地方看書,連續看電視不超過30分鐘
- 每天早晚主動刷牙,方法正確
語言領域
目標: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
3—4歲幼兒如何養成文明語言習慣?
- 與別人講話時知道眼睛要看著對方
- 說話自然,聲音大小適中
- 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當的禮貌用語
4—5歲幼兒如何養成文明語言習慣?
- 別人對自己說話時能回應
- 能根據場合調節自己說話的聲音大小
- 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不說臟話粗話
5—6歲幼兒如何養成文明語言習慣?
- 別人講話時能積極主動地回應
- 能根據談話對象和需要,調整說話的語氣
- 能根據所處情境使用恰當的語言。如在別人悲傷時會用恰當的語言表示安慰
社會領域
目標: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
3—4歲幼兒如何配演基本行為規范?
- 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戲和公共場所的規則
- 知道不經允許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需要歸還
- 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
4—5歲幼兒如何配演基本行為規范?
- 感受規則的意義,并能基本遵守規則
- 不私自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 道說謊是不對的
- 知道接受了的任務一定要完成
- 愛護提在身邊的環境,但倒數呀請柬
如何培養孩子的文明行為?
有利的環境
要想孩子養成文明行為,最重要的是環境。因為這些行為首先不是拿來教,而是靠環境的影響。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幼兒園的環境、社會環境等,在這些環境里人們應該是非常有禮貌的,大家都舉止文明。
有利的示范
示范是潛移默化的,家長起好帶頭作用很重要。有的家長會讓孩子尊重別人,但自己的行為表現出對長輩不尊敬或是對他人很苛刻,當孩子看到你的行為不文明,這時再講道理也全部都抵消了。
當然,道理還是要講。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告訴孩子。比如去別人家作客前,有些事情和孩子要有所約定,像是穿戴整齊,敲門問好,主人不允許的不要做,不要打斷長輩的交流等,不要讓孩子覺得到可以無法無天。
及時的稱贊
當兒童出現文明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具體地表揚,不能只是說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真是個能干的孩子!”而是要說些具體的優點“今天過馬路你過得非常好,能夠學會看紅綠燈,耐心等待。”
但注意不要過度,不要太張揚,有時候甚至是摸他一下,點個頭,孩子就覺得,爸媽說我這個行為是對的,于是重復這個行為就會出現。
堅決的態度
當兒童發生不文明行為時,家長一定要注意態度堅決。比如在火車上打攪別人,有些家長會說,孩子還小,算了,并希望旁人原諒孩子,其實這不對。如果在公共場合,孩子有這樣不文明行為,家長應該堅決立刻制止,并把他帶離這個場景,而不是認為大人應該原諒小孩,孩子也是要做規矩。
默契的合作
幼兒園和家庭要有一致的要求,幼兒園提的要求家長一定要配合。此外,家庭成員之間要有默契,祖輩或是夫妻之間做到要求一致,不能一個抓的很緊,一個可以無所謂,不然孩子就會很難辨別到底應該遵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