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只羊(一只羊其實這樣)
近日,一款名為《羊了個羊》的小游戲爆火,身邊的家人在玩,朋友圈里的好友在玩,就連各大網絡平臺也常見正癡迷這款游戲的網友。極高熱度下,“羊了個羊有多難”等多個詞條登上微博、抖音熱搜,大量用戶的涌入造成該游戲的服務器數次崩盤。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據了解,《羊了個羊》是一款闖關消除小游戲,通關率不到0.01%。主要玩法為重疊的各類方塊,需要在下方7個欄內完成消除(3個同類消除)。第一關非常簡單,第二關的難度卻直接上天,無論如何也過不了關。如果說第一關是新手教程,那么第二關就是終極boss戰。簡而言之,第一關輸不了,第二關贏不了。
然而,這樣的游戲卻吸引了大批人加入。明知第二關難以通關,明知廣告流量才是這個游戲的目的,卻還是在吐槽中一次又一次點進游戲,不知不覺被游戲消耗了時間。
有網友表示,自己玩了好幾天,還卡在第二關過不去。游戲過程中,明明勝利在望,卻一次次失敗,只能反復觀看廣告換取小道具或復活的機會,“越玩越生氣,但又不甘心!不知不覺時間被耗走,真的很煩!”
《羊了個羊》為什么如此讓人“欲罷不能”,乃至過度沉迷?有專家指出,《羊了個羊》在難度設置和游戲設定方面的確存在一些成癮機制。游戲難度會影響玩家的參與度,所以游戲開始的關卡都簡單易上手,到后面就會越來越難;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會通過獎勵讓玩家不斷收到正面反饋,獲得成就感。這款游戲不僅滿足了大家的娛樂需求,還滿足了從眾心態,在“大家都在玩,那我也要玩”的心態驅使下自發加入游戲,也因為通過這款游戲與更多人的關系重新活躍起來,收獲了社交關系上的滿足。
當然,能從娛樂中有所收獲是好事,但過度沉迷于游戲卻會收獲更多的心理壓力。多少用戶“一天玩了1000多次”、“看了900多遍廣告”,卻還是在那不到0.01%的通關率前敗下陣來。本來只想發泄身心壓力,沒想到身體更累了,心理壓力更大了。
對此,專家表示,通常人們會選擇玩一些休閑游戲來打發時間以及發泄內心的壓力,但過度沉迷游戲反而會影響心理健康。對于沉迷玩《羊了個羊》的玩家,要充分了解游戲的成癮機制,合理規劃時間,適可而止。在沉迷游戲時,可以給自己設立一個“先停1分鐘”的“小目標”,把“停下玩手機”設計成游戲,給自己獎勵,從而淡化游戲帶來的成癮。此外,為緩解壓力、疏導不良情緒,也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攝影,與朋友逛街、傾訴或者品嘗美食等更為健康的方式。
如果通過以上方式還不能很好地緩解壓力、改善情緒,仍然感覺到焦慮,無法自我調整,建議尋求專業心理人士接受心理疏導。此外,還可以通過學習和使用心理學專業知識和技術實現“自救”,幫助自己了解自身狀態,脫離游戲沉迷。報考社會心理指導師,不僅能幫助自身緩解壓力、疏導情緒,還能給他人進行心理疏導等。2022年下半年度社會心理指導師(初級)考試將在10月份開啟報名,11月份將進行線上考試。有興趣的可以持續關注北京市社會心理工作聯合會官網和“社會心理指導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