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很焦慮煩躁不安
剛剛回到單位,一見到領導,又是一頓嘮叨,又是一次責罵,如此惡性循環。
小強是一名初三學生,在老師和媽媽的眼里,小強儼然就是一個小透明。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每次聽到家長的嘮叨,小強的眼睛總是黯淡下去,
而媽媽的嘮叨像是一把利劍,刺傷了小強的心。
小強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因為如果他們還是這樣做,就會讓媽媽失望。
不僅不鼓勵,反而責罵,
這個時候小強就會處于一種焦慮和害怕的狀態,一旦這種情緒沒有得到出口,就會再次引爆,這樣惡性循環就會不斷增加。
但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焦慮變成壓力,更不要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毒瘤”。
如果孩子本身有一些問題,父母要及時引導,讓孩子有壓力減輕,他自然會努力去改變。
如果父母總是把自己的焦慮壓在孩子身上,不但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當引導。
那么,該如何幫助孩子緩解焦慮?
√ 給孩子一些時間
孩子焦慮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也有可能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所以父母要幫助孩子,讓孩子慢慢的緩解這種焦慮感。
√ 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
當孩子的焦慮情緒緩解后,父母要及時給孩子一些時間,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陪孩子看一場電影,或者陪孩子看一場電視劇,對孩子的焦慮情緒進行緩解,也可以帶孩子去做做運動,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機構的活動,讓孩子放松,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
√ 給孩子一些時間
焦慮的孩子很多時候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事情上,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在孩子身邊做一些事情,讓孩子不至于集中。
√ 給孩子一些小獎勵
如果孩子能夠在這段時間內完成所有的事情,那么父母就要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孩子知道做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
√ 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如果孩子因為因為焦慮而無法完成作業的話,父母可以獎勵孩子出去玩,或者是讓孩子放松一下,等孩子情緒好的時候再開始寫作業。
√ 家長也可以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
當父母們能夠耐心的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們也會變得更加的容易寫作業,但是父母們也要注意不要因為孩子寫作業的事情變得過于的煩躁,也要采取措施。
√ 可以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先做一些事情
當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完成,等孩子寫完之后,父母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看看書,也可以和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活動,這樣孩子們也不會覺得寫作業太枯燥無味,自然而然的也就愿意把時間都花費在玩上面了。
孩子喜歡玩手機,多半是因為父母太無聊,沒事就會讓孩子玩手機,因此手機就成了孩子們的首選,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注意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 可以給孩子講故事,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散步,去圖書館或者是親子閱讀等等,都可以避免孩子去玩手機。
√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讓孩子有很多的朋友,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身邊永遠都會有很多好玩的人,也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的樂觀自信,開朗。
√ 約定手機使用時間,讓孩子養成不看手機的習慣,避免長期對手機產生依賴。
√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對手機的興趣愛好更濃厚。
√ 約定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感受到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是快樂的。
√ 告訴孩子玩手機的危害,讓孩子自己認識到沉迷玩手機的危害,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影響。
手機的危害是巨大的,家長要讓孩子增強自控能力,合理安排時間,合理使用手機。
√ 制定手機使用時間表,規定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最后,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議家長們做好下面這幾點:
1、跟孩子一起定規則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有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開始變得不聽話,凡事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跟父母對著干。